文/孙培中
中国有句“三月天小孩脸”的谚语,说的是三月份的天气变化之快,就像小孩变脸一样,说变就变。可是,刚刚进入农历乙巳年二月,岛城就经历了阴、晴、雨、雪、雷、电、风等七种气象之变。种类之多,变化之快,令人猝不及防、惊喜连连。
初一凌晨,岛城刮起东南风,天气升温。起床推窗,平流雾扑面而来,能见度从百米左右降到十几米,雾锁岛城。浓浓的雾气像一团巨大的棉絮,铺天盖地,把整个城市罩得严严实实,令人压抑和窒息。与岛城六七月份的大雾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对着大雾有意深深地吸了口气,似乎并不影响呼吸,窒息只是我的感觉。我本打算开车出门办事,因为雾大,改坐地铁出行。在去往地铁站的路上,密密的雾珠飘落在我的脸上、衣服上,凉飕飕、湿漉漉。
二月初二“龙抬头”。我这才意识到,昨天的大雾或许是小龙现身前天公有意提前散布的烟幕,为的是保障小龙出行的安全。 这天上午,刮着轻轻的北风,天气放晴,中午前后太阳从几片不大的云朵中露出笑容。可不大一会儿,又躲进云层。傍晚时分,我在小区散步,感觉风向变了。随后,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午夜时分,当我刚刚拉灭台灯,准备睡觉的时候,忽然从窗帘缝中闪过一道雪亮的白光,不一会儿听到雷声“轰隆隆”。我知道,这是蛇年的第一次闪电和雷鸣。又一想,不对呀,离惊蛰还有四天,雷神怎么提前光顾?后来一想,一定是小龙在龙抬头之日出动,雷神为了给它鸣锣开道,提前行动,也为了提醒冬眠在地下的虫儿们提前起床,一起迎接小龙的降临。闪电和雷鸣之后,我清楚地听见外面的雨开始大了起来,而且越下越大。我躺在床上,清晰地听出大滴雨水砸在亭子上和落到阳光房玻璃上发出声音的不同,也清楚地分辨出雨水从房顶瓦槽冲到地面和大风不时地用雨滴摔打窗户发出的声音。因为是初春,院中的芭蕉树,鱼塘里的荷花等等还没有长出叶子,与夏天听到的雨声相比,似乎缺少雨滴洒落到叶子上的声音,略显单调,但也不失为一首连绵不断的春雨交响曲。不一会儿,这首交响曲成了催眠曲,渐渐带我入梦。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雨还下个不停,一直下到初三晚上掌灯。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尽管下雨对出门的人来说,带来诸多不便,但对有生命的植物,对农户来说,是多么重要,简直是及时雨,甚至是救命之雨。要知道,从去年入冬以来,岛城没有下过一场能盖得住地面的雪和能在地上流淌的雨。干渴了数个月的花草树木正等待着雨的滋润。农户越冬的小麦,准备播下的种子正需要雨水浇灌。
初四上午是阴天,中午又出了一会儿太阳,晚上还是接着下雨。半夜时分,雨雪交加,一直下到天亮才停。青岛市区的雪下得并不大,可崂山上的雪下得不小,整个崂山银装素裹,甚至还出现了多年未见的雪凇。
清晨,我推开楼门,进入小院。和煦的太阳从东方升起,雨后的空气异常清新。雨水把院子的一切,地面、葡萄架、兰亭、石桌和石凳冲刷得干干净净。湿漉漉的树枝上涨开的芽点正在吐新,万物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正在复苏,岛城真正的春天终于来临。我撑了撑腿,打了一阵太极拳,顺便从已经去掉防冻薄膜的菜地里切下几棵挂着雪花的油菜,进楼准备早上的餐饮。
作者简介:
孙培中,字慎子。浙江省绍兴市人,定居山东省青岛市,爱好文学、书法、兰花。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