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563》「飘舞的剑」(7627辑)

晨间寄语
此篇可以另名为《邻里轶事》,因为说的真人真事,我家曾经的隔壁邻居。
小城文革武斗严重是68、69两年。我曾写过,我们全家搬回老家镇上去躲武斗。69年全国掀起隆重庆祝“国庆”20周年,学校开始“复课闹革命”,我们全家又回到小城。但所有企事业单位上班都不是很正常,临要过年时,县人委大院显得空空荡荡。我们家住在解放初期原民委办公的一栋两层木楼,邻居有分来的两个中专生(他们都已成家),还有一户是广东人,他们都是一个单位的。楼上除了一间是体委的库房外,四家人把这栋木楼的十几间房全部住完。
先说这户广东人家。他们家有三男一女四个小孩,两个大人一位奶奶共七口之家。木板房不是很隔音,尽管邻居时间长,他们一家人在一起说话总是叽哩哇啦,就像我们本地少数民族说话,很难听懂。听得最懂的,是那位奶奶在追着他们家最小的男孩喂饭时,口里喊着:“鬼崽的、鬼崽的!”
没有见过他们家的爷爷,只是偶尔听到他们家的老乡说,那位爷爷在香港另有家室。那个时候,不管你能力如何,讲的是成分论,有“历史问题”的人是得不到重用的。直到83年我从部队回去休假,得知那位叔叔当了局长,还是政协委员。改开了,得益于他们家有海外(香港)关系,他们家老二去了香港。
我们这代人,多多少少残留着一些鬼怪神说。前面提到69年的人委大院“空空荡荡”。临要过年,人委食堂的老陈师傅(四川人),好心给大家卤点年货。凡是跟陈师傅有关系的,都拿来了鸡鸭猪肝肠肚,反已以食堂的大铁锅卤满为止。一时间,那晚食堂里人声嘈杂。大约广播停了一会,我家隔壁中专分来的周家夫妇也拿来要卤的东西。但是,当大家看到周的相貌鼻青脸肿时,都十分诧异,以为两口子打架,可俩人又是携同和睦而来,惊问是怎么回事?而周,叙述了一段不可思议的经过。
周是贵阳人,那时,从小城到贵阳要坐八九个小时的班车。考虑到要回贵阳过年,走之前要去看看在县医院住院的一个亲戚(60年代的条件大家知道)。我们县医院住院部是一栋三层楼的砖瓦房,他的亲戚是住二楼。他叙述,他站在亲戚的病床边,看到窗外有人向他招手,他心想,那里明明是二楼,哪来的人、在向他招手?感觉是哪里不对头?虽然心里不踏实,嘴上没说出来。不如趁外面广播还在叫,闹热点,早点走吧。
那年月,小城用的是小水电,所有的用电处于那种半明半暗状态。他告别了亲戚,出来,到了转角下楼梯时,感觉有人突然猛推了一下他的后背,当他摔倒、滚到步梯第一平台时,所有的灯光全部熄火,有几个人把他按住拳打脚踢。等他爬起来,又什么都没有。他返回病房,照顾病人的亲戚问怎么啦?他把前后经过说了一遍。亲戚说:没有停电呀,也没有听到楼板响动呀(应该有他滚下楼梯的响声)!但是没有任何人听到响动。
亲戚把他送到家,他老婆也对大家说,他回到家就是这个样子。那个年代,街上还贴有破除迷信、打倒封建思想等标语。他们两口子都是中专生,那时的中专生也很吃香,也是知识分子,不相信有神魂鬼怪。可议论中,有人说他就是着鬼打。尽管他自己也不相信,但是无法解释。这件事被议论了很久,莫衷一是。
现在,好在包括我们这代人,很少给娃娃们贯输鬼怪神说,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孩子摸黑,很少像我们那时候害怕的内容多,这很好。传说,可有可无。不传,就没有。很多事,年经历久,慢慢地,便在消亡…[OK][抱拳]。
新的一天,早安!
202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