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总汇口 最美古兴州 文\周吉灵
兴州蜀道合九路总汇,据陕甘川襟带,开秦汉沮县,曾设兴州、沔州、南秦州、东益州、武兴郡、顺政郡、盘头郡、落丛郡等建置,扼故道与东西汉水要津。汉代至唐宋时期辖沔宁留康徽等县域,为利州西路总管,陈仓道、褒斜道、金牛道、祁山道、沮水道、青泥道、嘉陵道、白水路和三川古道在州境内交汇,除荔枝道外,所有蜀道与之紧密联结,居南北地理咽喉,扼山川水路血脉,立秦岭高地,囿于李白《蜀道难》,苦于欧阳《栈道铭》(原刻在兴州石门),拥金三角矿资,曾三次建国,骑墙坐大,致华夏一统延缓。
今中华复兴在即,考究蜀道历史,保护蜀道文物,坚定文化自信,鉴古烁今,保障一统江山长盛不衰,推进民族复兴意义巨大。考古兴州古蜀道,触感四点挚语陋见:1,蜀道兴州,无比辉煌。《史记》载“西戎氐羌,咸戴舜之功。”又载“抵蜀从故道。故道多坂、回远。今穿褒斜道,少坂,近四百里。”早在尧舜禹时期经过兴州略阳氐羌大本营的古道就已经开通。略阳县北五龙洞镇居家院新石器遗址出土的7000年前至春秋战国到秦汉时代红陶、石斧、石铲、青铜剑、青铜戈等连续不断的文物证明,兴州蜀道为蜀道最早古道。
秦里耶秦简中更有“沮县、沮守”记载,印证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所置汉中郡时就有略阳县(沮县)建置。东汉172年《郙阁颂》与《西峡颂》更是清楚无误记载了故道略阳段的走向。唐代李白的《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韦应物的《听嘉陵江水声》“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的记录也将兴州蜀道推前至大禹时代。刻于兴州石门梁欧阳詹《栈道铭》“总庸蜀之通途,统岐雍之康庄”则将兴州蜀道推向了最高端;806年刻于兴州长举绝壁的柳宗元《兴州江运》,也把兴州太守严励开江通航的功德描写得美妙无限,用涛涛诗文与悠悠嘉陵江和艰难蜀道谱写了一曲朗朗赞歌。南宋吴玠、吴璘等坚守蜀道兴州,保全了南宋半壁江山偏安70余年,把蜀道的功用发挥到了极值。这里还有因蜀道艰险闭塞而产生的武兴国、忠义国、转运国,至今还遗留着诸葛亮筑武兴城和武兴国都城、王陵、王庙、王祠王、位传续等遗迹,给蜀道写下了辉煌灿烂的历史。
2,蜀道略阳,华丽篇章。蜀道略阳悠久历史中更深刻着无数名流写下的上千首诗词歌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的金句家喻户晓,曾经勾起无数中华儿女对蜀道的向往;唐诗之路上李白银杏树,飘逸着仙风道骨,依然风采奕奕,千古流芳;杜甫的“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往来杂坐卧,人马同疲劳。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叹息谓妻子,我何随汝曹”的哀嚎仿佛还在耳畔回响;而吴道子的《三百里嘉陵江风光图》,还没有减当年艳丽色彩;更有那赵抃“老杜休誇蜀道难,我闻天险不同山。青泥岭上青云路,二十年来七往还”的豪迈直冲云霄。
著名国画李可染20世纪六十年代来略阳画下了《雄山秀水略阳城》和《略阳》,悬挂于人民大会堂,更是把略阳描绘得古韵换新装。略阳县青泥河盘环回折的风光曾经迷醉了无数摄影名家;蜀道白崖峡崔巍栈道还挤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一张炙手可热的名片;白水江镇建设的诗意江镇,已经使古蜀道展现出勃勃生机;徐家坪铁路风情小镇在新蜀道上点燃了乡村振兴示范点的灿烂星光;灵岩寺的玻璃栈道与古蜀道的对话,已经产生了推陈出新文化旅游带动效益。这真是“千里嘉陵江,醉美在略阳”和“蜀道略阳段,天然博物馆”的最佳符号。
3,蜀道总汇,遗迹荟萃。走进略阳,古道盘盘,故道、陈仓道、祁山道、嘉陵道、沮水道、陈平道等九条古道盘折交汇,这是略阳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按照西南民族大学原校长赵心寓研究认为,沮县与蜀郡、汉中同在公元前316年设立,辖今略阳县、宁强、留坝、甘肃康县、徽县嘉陵江以西地区。结合秦简牍中“沮、沮守”记载,沮县是汉中以西、昭化以北、武都以东最早的中心建置;与蜀道基本并行南北走向的嘉陵江、西汉水、汉水正源沮水均在沮县交织,加之在兴州略阳境内蜀道陆路与江运水路并行通过,这是所有蜀道所不具备的优势,水陆并进,特色鲜明。唐宋前沮县、东益州、兴州、沔州一直管辖着褒斜道、金牛道交接路段及勉县、留坝、宁强、康县等地,是蜀道总汇口,据蜀道要津,至今遗留着郙阁桥等40余处栈道、砭道、栈桥、栈孔、栈阁遗址,有大白崖等栈孔200多个,清代前摩崖碑刻30余通,《栈道铭》等古诗文近300篇,是名副其实的蜀道天然博物馆,荟萃着蜀道丰富的道路、栈孔、碑刻、植物、风光、故事等文化遗存,是蜀道文明结晶之枢。
4,最美兴州,亟需给力。蜀道兴州,古韵流芳,留下许多文化遗产。由于略阳县处在地质矿产“金三角”,蕴藏100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近30年来基本以开矿贱卖资源一业独冲粗暴发展,对蜀道遗产、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投入利用严重不足,甚至让珍贵文化遗产为经济发展让路,没有把矿产资源红利转化为文化发展投资,贻误了转型发展良机,造成了目前矿产资源枯后,没有足够的资金保护开发利用蜀道遗产。同时,田野蜀道遗产没有系统普查考察,研究工作尚属空白,野外文物暴露无遗,沿江入蜀公路还不畅通,青泥古道泥泞难行。
因此建议:1,调整发展思路,用蜀道名片开兴州新路。自古为武都郡的略阳,处南北咽喉、陇楚走廊、中国地理几何中心、秦岭腹地,必须以破蜀道难为匠心,落实好保护蜀文化遗产重任,以保国家南北畅通与中华一统、民族复兴为标靶,把蜀道名片高高擎起,将蜀道申遗、蜀道开发利用和保护当作推动发展总引擎,合力推进各项工作,杜绝武都事件再次发生。
2,开发蜀道文化,建设最美蜀道风景线。对白水江镇唐诗之路、诗意江镇、徐家坪铁路风情小镇、郙阁颂文化走廊、蜀道天然博物馆、嘉陵江航运旅游等蜀道项目列入发展规划,加快落实;推进八渡河、嘉陵江水利融合蜀道项目落地见效,尽快抢占先机,建成最美蜀道经济旅游文化分景线。
3,敞开蜀道大门,联手营造大蜀道廊道。蜀道涉及秦陇蜀渝四省市,必须南北一条线联动发展,不闭关自娱,各自设局,要积极参与蜀道申遗,主动融入区域合作机构,借力嘉陵江旅游联盟等机制,召开蜀道研讨会、成立郙阁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等,汇集蜀道正能量,营造蜀道文化经济走廊。悠悠略阳,大美蜀道,人间正道!我用50年心血求索,必将展现文化自信荣光!醉美兴州,久远故道,时代天骄!一万年太久,我想再借10余年老命,为民族复兴些许给力!(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