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流年诗伴行
——听雨斋诗不
写在三八妇女节,跟着王总游厦大
(名家有约~孔祥智专辑13)
听雨斋诗社【2478期】
【作者简介】孔祥智,河南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1973入伍,始终从事部队新闻报道工作。先后在《解放军报》《军区战胜报》《中国青年报》地方省报等多次发表文章。荣立三等功。1981年带病退役,享受退役老兵待遇。至今退伍不褪色,仍笔耕不止。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河南省《范水诗苑》诗词协会成员。
座右铭:“镜里白头翁,心坚路路通,灯下勤耕耘,多彩夕阳红。
写在三八妇女节
文/孔祥智(河南范县)
梁红玉击鼓.贤内助,花木兰从军一代枭雄。
女航天员上天取土屡上影屏,武则天无字碑空前绝后。
杨门女保大宋满门忠烈,女交警女公安事迹千秋。
女法官女公仆充滿影屏,河边走不湿鞋,.克己奉公。
农村五女拜寿,父母皇上享受,俩冰箱俩冰贵.付食横流。
五个儿俩单身负债如山,父母亲苦创业累死田头。
五个儿五个女命运悬殊,贴心祆女孝贤口碑不休。
儿成家带孙婆如弯弓,时不时闹矛盾诉上法庭。
写不尽女性美笔墨.难尽,借三八彰女性万古风流。
(2025.3.6初稿于厦门寒舍)
散文诗《颂三八,赞巾帼》
文/孔祥智(河南范县)
在历史的长河中徘徊,那些闪耀的女性身影,宛如璀璨星辰。梁红玉,于战鼓雷鸣中,击鼓助威,激昂的鼓点,奏响丈夫抗敌的激昂战歌,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在烽火硝烟中绽放。花木兰,替父从军,一身戎装,奔赴战场。金戈铁马,征战黄沙,她以坚韧和勇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便是最好的例证。
看今朝,女航天员告别地球的引力,奔赴浩渺宇宙。她们的探索,让五星红旗在太空熠熠生辉,每一次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武则天,这位传奇的女皇,以非凡的智慧和果敢,登上权力的巅峰。那矗立的无字碑,任由后人评说,她的一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空前绝后,令人敬仰。
杨门女将,满门忠烈。在大宋的疆土上,她们手持利刃,保家卫国,无畏生死。那飒爽英姿,在岁月的长河中定格成永恒的画面。女交警、女公安,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着一方安宁。风雨无阻,日夜兼程,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她们的事迹,流传千秋,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女法官,以公正为准则,让法律的天平永不倾斜;女公仆,心怀人民,默默奉献,她们的身影,活跃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时代的楷模。
在乡村的一隅,五女拜寿的温馨画面,暖人心扉。父母的笑容,在女儿们的陪伴下,如春日暖阳。丰盛的礼物,满溢的亲情,让家充满了幸福的味道。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个儿子的生活困境,父母在困苦中劳作,直至累死田头,令人唏嘘不已。女儿如贴心小棉袄,她们的孝顺,在岁月中沉淀出醇厚的温情,口碑传颂,绵延不休。当儿子成家后,婆婆为了照顾孙辈,身形如弯弓般疲惫,却还时不时因家庭琐事与儿媳闹矛盾,甚至对簿公堂,家庭的复杂与无奈,尽显其中。
女性的美,犹如繁星,难以尽述。她们或温柔如水,或坚韧似钢;或细腻入微,或大气磅礴。在这三八妇女节,让我们为女性赞歌,她们的光芒,穿透历史的尘埃,照亮未来的道路,千古风流,熠熠生辉。
构思于厦门寒舍修改于海滩景区
2025.3.8
“跟着王总厦大游”(注1)
文/孔祥智(河南范县)
退休后,我离开厦大已然十五载。在这漫长的时光里,厦大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时常在我的梦中浮现,那份深深的眷恋从未有一刻消散。
而这一次,承蒙王总——厦门大学教授王文慎的陪伴,我得以再次踏入这片熟悉又陌生的校园。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往昔的回忆之上,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随着脚步的迈进,一点点地被揭开。
走进隧道,那墙壁上满是青春的涂鸦,承载着无数厦大学子的梦想与憧憬。花海环绕着隧道,五彩斑斓的花朵肆意绽放,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芬芳,让人沉醉其中。远处的山峦绿意葱茏,与这花海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来到厦大圣地“情人谷”,只见谷中湖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岸边垂柳依依,枝条随风飘舞,古树参天,椰子树挺抜。三角梅红似火,蓝天白云绕空,仿佛是少女天女撒花。不远处,龙舟如箭般飞驰在水面上,舟上的健儿们齐声呐喊,整齐有力地划动着船桨,溅起层层水花。那激昂的斗志、团结的精神,让人热血沸腾。
建南水厂旁,我停下脚步,久久凝视。这里,曾留下过我青春的足迹,昔时门岗旧址,⺁房,己被楼群代替,高大成排宿舍楼。映入眼帘,马达隆隆车辆不息。那些年少时的欢笑与泪水,仿佛还在眼帘耳边回荡。我和王总在这里合影留念,想要留住这珍贵的瞬间,让回忆永不褪色。
水塔故地,旧友己是耄耋老者,陪我们坐下来,沏上一壶香茗。茶香袅袅,弥漫在空气中,伴随着我们对往昔岁月的回忆。曾经,我们在这里看守厦大供水圣地,二十四小时值班坚守,为校师生安全供水保驾护航。半世春秋。风花雪月,峥嵘往昔,至今畅谈理想、憧憬未来,如今,再次相聚,感慨万千。
凌云餐厅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年轻的学子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他们的欢声笑语,让我感受到了校园的活力。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却又在不经意间,发生了许多变化。
保安换了一届又一届,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已变得陌生。但校园里的那份宁静与祥和,却始终如一。这里,依然是知识的殿堂,是梦想起航的地方。
厦大校主陈嘉庚,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毛泽东亲笔为他题词“民族办学的一面旗帜”,这是对他一生奉献教育事业的高度赞誉。塑像门前,师生们怀着崇敬之情,络绎不绝地前来瞻仰。游客们也纷纷献上鲜花,表达对这位伟大校主的肃缅与敬意。
易中天先生在这里毕业,品“三国”,他那独特的见解、幽默的语言,仿佛还在校园的上空回响。萨本栋首任校长,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为厦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厦大学子,努力奋进,追求卓越。
漳州、翔安、集美、厦大四校区,共同构成了厦大这所百年学府的宏伟版图。每一个校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故事。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美丽神圣地方,垮海名校。她,宛如一座海上花园,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千古流传。
于厦门大学校园2025.3.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