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东元
荠菜,一种平凡而又独特的野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默默生长,却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与情感。
立冬时节,大地已布满严霜,荠菜便迫不及待地从田间地头探出嫩绿的脑袋。它那小巧玲珑的叶片,呈锯齿状,好似一把把精致的小扇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荠菜的颜色是那种淡淡的绿,不张扬,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小时候,荠菜是我们春日里的一大乐趣。每当放学后,便会呼朋引伴地跑到田野里去挖荠菜。提着小篮子,拿着小铲子,在那一片广袤的土地上寻找着荠菜的身影。荠菜并不难找,它总是成片地生长在田埂边、沟渠旁。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很快就能收获满满一篮子的荠菜。
挖荠菜的过程是充满欢乐的。我们一边挖着荠菜,一边嬉戏打闹,欢声笑语在田野里回荡。有时候,还会比赛看谁挖的荠菜又多又好。挖到一棵大荠菜,就像发现了宝贝一样,兴奋得手舞足蹈。那时候,荠菜不仅仅是一种野菜,更是我们童年的欢乐和回忆。
荠菜的味道是独特的。它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带着泥土的气息和春天的味道。母亲总是能用荠菜做出各种美味的菜肴。荠菜饺子是我的最爱。鲜嫩的荠菜和着猪肉馅,包在薄薄的饺子皮里,煮熟后,香气扑鼻。咬上一口,那鲜美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荠菜炒鸡蛋也是一道美味佳肴。鸡蛋的香味和荠菜的清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色泽金黄,口感鲜嫩,让人食欲大增。
除了美味,荠菜还有着一定的药用价值。它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明目等功效。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荠菜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还是一种重要的药材。
历史上,古代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少描写荠菜的诗赋。
《荠赋》(晋・夏侯湛):“钻重冰而挺茂,蒙严霜以发鲜。舍盛阳而弗萌,在太阴而斯育。永安性于猛寒,羌无宁乎暖燠。”此赋描绘了荠菜在寒冬中破冰而出、迎霜而生的顽强生命力,即便没有温暖的阳光,也能在严寒中茁壮成长,突出了荠菜坚韧的品质。
《食荠十韵》(宋・陆游):“采撷无阙日,烹饪有秘方。侯火地炉暖,加糁沙钵香。尚嫌杂笋蕨,而况污膏粱。炊粳及煮饼,得此生辉光。吾馋实易足,扪腹喜欲狂。一扫万钱食,终老稽山旁。”诗人详细描述了采摘荠菜的日常,以及烹饪荠菜的方法和食用时的美妙感受,从生活细节展现出对荠菜的喜爱,甚至认为食用荠菜能让平凡的饮食生辉,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表达了一种安于俭朴生活的情怀。
《到京师》(元・杨载):“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诗中描绘了京城雪刚消融,荠菜便已生长的早春景象,以荠菜的出现和黄鹂的啼叫,传递出春天来临的消息,展现了一幅清新自然、生机勃勃的画面,给人以宁静而又充满希望之感。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美食琳琅满目,但荠菜依然在我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每当春天来临,我总会想起小时候挖荠菜的场景,想起母亲做的荠菜饺子。荠菜,它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岁月的见证,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
家后的小菜园里,长满了荠菜。年前捡棵子大的,挖了一批。如今天气变暖,一个个抬起头来,分享春风细雨,要不了几天,一个一个的个子都长起来。绿油油的,十分可爱。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荠菜就像一位安静的守护者,默默地生长在田野间,守望着那份纯真与美好。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去回忆那些美好的过往。让我们珍惜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礼物,让荠菜的清香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简介:
方东元,1954年出生于江苏沭阳。笔名:在海一方。
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南师大中文专业;工商管理硕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