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盖吉忠
日子在不经意间度过,时间如流水,流走了岁月时光,沉淀的是日月的精华。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有悲欢,有离合,也有岁月的芳香。日子如同一首首清新的小诗,有“临行密密缝”的牵挂,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至深母爱,亦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依依惜别之情。日子如同陈酿的老酒,始终醇香绵长。
年前腊月二十五,离过年还有几天,弟从大庆回庆安县城,给我打电话,腊月二十七上坟祭祖。早晨九点多,因我在老屯居住,他开车从庆安赶回老屯,接我和儿子,同车的还有哥哥、侄儿。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离家三十多里的宫大川茔地,茔地依山傍水,坟墓葬在坐北朝南的山岗上,四面群山环绕,树木高耸入云,枝桠光秃秃的,随风摇动着。车停在道边,我们踏着一尺多厚的积雪,来到茔地,点上香,烧上纸祭拜已故亲人。“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两句诗在我的脑畔回荡,凄惨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使我陷入了沉思:“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人活着,真的不容易。要活好当下,活出精彩的人生。想到已故的父母,我潸然泪下。父母养了十一个儿女,都把儿女养大成人。只可惜,他俩本应享受晚年的时候,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现在我们的生活都有好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父母在世,那该多好啊!可惜只能梦中相见。
祭完祖后,我们乘车回到家里,饭菜已经做好。我们围坐在饭桌旁,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大家频频举杯,共祝家人平安,工作顺利!大家端起酒杯,畅谈过去一年的工作经历、生活的感悟。家人团聚,有很多话说不完,热情招待宛如美酒芳香长久,浓浓的亲情就像冬天里热汤,暖到心窝子里。几年来,侄儿和儿子都远在外地工作,家人聚少离多。每次的相聚,都是难舍难分。这份亲情在我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人间团聚乐,身外总云轻”。
相聚是人生最幸福温馨的时刻。这也是年前的最后一次相聚,这种相聚让我铭记一生,终生难忘。
年前,儿子没有回来之前,老伴始终惦记着儿子,听说儿子腊月二十几回来,她扳着指头,算计着儿子回来的时间。这几天 , 她天天走出家门,眼望儿子回来的方向,焦急地等待,一直等到客车过去之后,失望地回到家里。她从儿子的电话里得知,儿子腊月二十五到家。她吃完晚饭,走到屯西,在公路等待客车到来,眼睛盯着客车回来的方向,在翘首以盼中儿子从车上走下来,她急忙奔过去,紧紧地与儿抱在一起,那一刻,真是让人落泪。
母子手牵手回到家里,她问寒问暖,那种亲热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儿子吃着可口的饭菜,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也感受到浓浓的母爱。这种情一直氤氲在他的内心深处。屋子里不时飞出欢乐的歌。儿子在家过年的十几天,老伴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都拿出来,让儿子尽享家中美味。儿子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是永远读不完的一本厚重的书,写到这里,使我联想到“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这个人就是妈。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儿子又要坐上南去的列车,踏上辛苦打工的征程。临走的那一天,我看到老伴的眼睛挂满了泪花,这泪花是对儿子的不舍,是对儿子的牵挂。儿子这一走,又得到年关才能回来。想到人在外地,生活艰辛万苦,日子在牵挂中度过,在煎熬中寻找快乐。日子就像一首小诗,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既须劳动,又长见识。在忙忙碌碌中寻找生活的真谛。
作者简介:
盖吉忠,黑龙江省庆安县大罗镇中学高级教师。北林区作协会员,小说、散文、诗歌发表在《绥化晚报》《伊春日报》《北极光》《青年文学家》《中国作家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