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左棻成为晋武帝御用嫔妃
作者:李铁
左棻是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妹妹,她从小天资聪颖。饱读诗书,在文学上造诣很深。长大后她才华横溢,尤其擅写文章和写长诗,但名声不如其兄长,但其作品风格朴素自然、直击灵魂,和当时西晋靡靡之音的诗风相比起来,是一股清流。她名字中的棻通纷,是乱杂茂盛的样子。她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嫔妃。
她和左思兄妹俩有个共同的缺点,就是长相丑陋。但这对男子不算是问题,左思当时被人称誉推崇,其作品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西晋京城洛阳的纸张竟一时供不应求,价格大涨。左思名声大噪之后,左棻之名也渐渐流传于文学界,传到晋武帝司马炎耳朵里,他下令将左棻选入宫中,全家都搬到京城。
但晋武帝司马炎是个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徒,很荒淫好色,耽于享乐。他不仅将蜀、吴两国的后宫佳人都纳入后宫,据为已有,还把大量民间美女选入宫,他的后宫佳丽达万人之多,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该临幸谁,根本就没有丑女左棻的位置。
据说,晋武帝司马炎经常坐上羊车,在后宫转一转,羊停到哪里就在哪儿过夜,后来嫔妃们想出个取巧的法儿,把羊爱吃的草叶插在门前,以盐汁撒地,吸引皇帝的羊车停下。所以,左棻入后宫,晋武帝司马炎并不喜欢她这个人,而只是需要她的“诗人”身份,只是想为他自己博得惜才的虚名而已。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晋武帝封左棻为修仪。 而后,又封她为贵嫔,所以,那时人们称她为左嫔妃。 但左棻相貌姿陋,而且身体不好,老是有病,住的房子也是“薄室”,根本得不到晋武帝司马炎的宠幸,左棻不过就是一个文学道具而已。和宫里的古董花瓶、名家字画也差不多少。
但晋武帝司马炎选她进宫, 就像买了一套精装版的《资质通鉴》放在书架上,作为摆设,从来不读;或者像购名画古玩放在家中,根本不知道如何赏鉴,就知道说这些宝物值多少钱。所以,左芬只是作为一个摆设,满足皇帝一点虚荣心而已,长年被困在宫中无法施展其才华。 左棻虽不受宠,但还得完成 “写诗作赋”的义务,扮好一个文学摆设的角色。她“受晋武帝司马炎诏,完成了命题作文《离思赋》。
司马炎对她非常满意,以后一得到奇珍异宝,必马上把左棻诏来,给他写诗作赋,歌颂一番。宫廷中一旦有什么红白喜事,左棻也总是要受命写些华丽的诗赋。事实上,左棻就是一位宫廷御用诗人,而不是什么嫔妃。 目前,左棻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多篇,大多是应诏而写。
在这些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虽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都是应景的形式之作,并非发乎于内心的感受。所以,对于左棻来说,她那时承受的是双重痛苦。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不仅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的日常恩爱。从诗人的角度来说,她没有创作的自由,只是写些命题应景之作。在她的《离思赋》中,左棻宣泄了自己的哀愁:“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巾”;甚至“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文字里充满了深切的思亲之痛和宫怨之气。
后来,晋武帝去世,晋朝落入他的儿媳贾南风之手。西晋的宫廷中依旧充满了荒淫与争斗。虽然史书并无记载之后左棻的生活,但其晚景的凄凉落寞,也大致可以想象。永康元年(300年)不到50岁的左棻去世了,葬于峻阳陵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