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惊蛰时节,垂虹桥畔的烟雨与燕京城内的春风相逢,中国歌剧舞剧院与苏州湾大剧院联合打造的舞剧《垂虹别意·唐寅》建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该剧以明代才子唐寅的传奇人生为脉络,融合江南文化精髓,通过创新艺术表达,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发布会现场,主创团队、合作单位代表及媒体齐聚,共同见证这一国家级文化项目的启航。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诸葛燕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金红,副院长唐莹,艺术总监山翀以及吴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戴丹,吴江文旅集团董事长陈园等嘉宾出席了发布会。
以史为镜,照见江南风骨
舞剧《垂虹别意·唐寅》以苏州吴江垂虹桥畔的文人雅集为引,讲述唐寅从恃才傲物、卷入科场舞弊案,到参悟人生“六如”境界的跌宕历程。
发布会上,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诸葛燕喃在致辞中强调:“舞剧《垂虹别意·唐寅》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一场跨越数百年的文化对话。”她期待全体主创主演以敬畏之心叩问历史的苍穹,以创新之志扬起时代的风帆,共同将这部作品打造成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为舞剧艺术融入新的活力,为江南文化播下新的注解。”
据总导演李世博介绍,全剧通过“梦、幻、泡、影、露、电”六大意象串联,将诗词、书画、舞蹈与音乐交织,构建出明代文人的精神图谱。剧中,垂虹桥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成为唐寅一生蜕变与江南文化传承的象征。主创团队历时一年深入苏州吴江采风,走访垂虹桥、同里古镇等地,力求还原历史风貌与人文情怀。提到创作初衷,李世博说:“我们希望在创作上有所突破,引领行业潮流。通过现实中的唐伯虎、传说中的浪漫诙谐形象以及诗中的精神追求这三位一体的人物形象构建,让观众与唐寅共情,感受江南文化的深邃与生命力。”
央地携手,激活江南文化DNA
近年来,吴江区锚定“江南文化”品牌建设,以文化强区“8050”计划为纲,以文化数字化和文旅融合战略为路径,大力推动传统文化的系统保护和活态利用,推动央地资源整合。
此次舞剧《垂虹别意·唐寅》的创作,是深化央地合作、探索垂虹文化“双创”路径的又一里程碑。吴江将创新模式,加强博物馆、大剧院联袂合作,结合舞剧演出,同步推出唐寅人物、书画特展,实现剧、展联动,给观众带来双倍沉浸、双倍治愈的独特感受。吴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戴丹在致辞中提到,“我们期待通过这部剧,让垂虹桥从历史地标变为文化IP,为吴江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院企联动,奏响文化产融协奏曲
中国歌剧舞剧院与苏州湾大剧院的合作,是国家级艺术院团与长三角文旅新地标的“强强联合”。自2023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双方通过主题演出季、人才培训等项目,成功推动多部经典剧目落地。此次合作创排舞剧《垂虹别意·唐寅》,进一步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中国歌剧舞剧院凭借《李白》《孔子》等剧目的艺术积淀,提供专业创作支持;苏州湾大剧院则以对江南文化的在地化深耕,为剧目注入地域特色。吴江文旅集团董事长陈园表示:“院企合作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用市场思维激活艺术能量,从而产生产业链的化学反应,进而推动吴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作为中国歌剧舞剧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点剧目,《垂虹别意·唐寅》计划于2025年8月在京首演,并开启全国巡演,目前已确定苏州、杭州、南京、上海、扬州、温州、嘉兴、厦门、泉州、广州、深圳、珠海、成都、西安、南宁15座城市。(通讯员 张雯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