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咏论》读记【一】
傅 贺 楠 七 律 赏 析
今收到杨克炎老师的《历代书法咏论》一书,倍感欣慰,虽愚书法艺术尚浅,但望名文而饥,愿在佳著中有所充实。
七 律 • 启 读《历 代 书 法 咏 论》首 页
(通韵)
傅贺楠
盖棺论著揽经书,不与同僚话有无。
年代存离皆落序,名人注解尽拼图。
交流点面评析准,探讨时空筛选独。
典故生词均立意,提毫饮墨笑颜逐。
注:1.盖棺论著,指2000年至出书始的相关逝者文著。
2.同僚,此指现正生存的相关有名望书法人士。
评 论 员 傅 婉 婉 析 文
这首由傅贺楠创作的《启读〈历代书法咏论〉首页》,是一首围绕阅读《历代书法咏论》这一书籍展开的读记诗,通过描述书籍的内容特点、价值以及作者阅读时的感受,展现了对这部关于书法论著的深刻理解与喜爱。
“盖棺论著揽经书”:“盖棺论著”如注释所指,是2000年至出书时相关逝者的文著,表明这部《历代书法咏论》选取的是已故之人的论述,“选经书”强调所选内容如同经典书籍般具有权威性和价值,暗示了该书在书法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不与同僚话有无”:“同僚”指当下在世的有威望的书法人士,此句表明该书创作并非为了与现世之人探讨有无,而是专注于已逝书法研究者的见解,体现出作者对这些历史论述的尊重,以及该书独特的选材视角,它不受当下书法界的舆论或争论影响,以逝者的经典论述为核心。
《历 代 书 法 咏 论》原 著:杨 克 炎
“年代存离皆落序”:说明书中内容按照年代顺序对不同的书法论述进行编排,“生离”或许可理解为不同时期的书法论述如同被时间分隔开来,但在书中都有序地呈现,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书法论述随着时间的发展脉络。
“名人注解尽拼图”:表示书中所收录的名人注解,如同拼图一般,各自从不同角度、层面,共同拼凑出完整丰富的书法研究画面。这些注解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为读者提供了多维度理解书法理论的途径,突出了书籍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3. 颈联:阐述书籍学术价值
“交流点面评析准”:强调书中的内容在书法学术交流方面,无论是从具体的点(如对某一书法作品、书法家的细致分析),还是到整体的面(如对某个书法流派、时代书法风格的综合阐述),都有着精准的评析。这体现出该书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度和广度,能够为读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书法知识和见解。
“探讨时空筛选独”:指出该书在对书法进行探讨时,跨越了不同的时空,在众多的书法研究资料中进行了独特的筛选。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时间或空间范围内的书法研究,而是广泛收集、精心挑选有价值的内容,这种独特的筛选方式使书籍在书法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视角。
“典故生词均立意”:表明书中对于出现的典故和生僻词汇都标注了含义,这为读者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读者无需花费过多精力去查阅资料,能够更加顺畅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这一细节体现了书籍编撰者对读者的关怀,也反映出书籍在学术普及方面的用心。
“提毫饮墨笑颜逐”:“提毫饮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阅读此书后,受到启发,拿起毛笔,沉浸于书法创作之中,“笑颜逐”则生动地展现出作者在阅读该书后愉悦的心情。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历代书法咏论》的高度认可,它不仅给予作者知识上的滋养,还激发了作者对书法创作的热情,让作者在阅读和创作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整首诗结构严谨,从书籍的性质、内容编排、学术价值到阅读感受,层层递进,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历代书法咏论》这部书籍的特点和魅力,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珍视与喜爱之情。
杨克炎,1943年生,山东莱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顾问,哈尔滨市诗词楹联家协会名誉主席。有专著《历代书法咏论》《五味杂咏》《百家联稿一一杨克炎联稿》等著作公开出版发行。合著、合编著作多部。获中国楹联学会第二届“梁章钜奖”提名奖,2017年哈尔滨市“最美文化工作者”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