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才微型新诗10首
文/杨玉才
①.燕语
寻常飞入百姓家
喃喃讲述王谢的故事
对比淮河之繁华
②.老榆树
寒秋的枫叶那么轻
落在桑榆的背上
相映夕阳红
③.乡愁
锁不住的乡愁
在五线谱上列队
G大调e小调
调侃谁人的泪
④.诗迷
总把汉字品味
梦里吟哦
采薇 采薇
惊觉了阿谁
⑤.心心相惜
陶渊明抚弄无弦琴
菊花相酬一笑
心有灵犀前世有因
⑥.美人风筝
自以为是嫦娥
得意升天
不知被线牵
⑦.梦蝶
拟学庄生一梦
身化彩蝶
飞向心仪已久胜境
⑧.寒蝉
雁阵南逃
百花萎缩
蝉 制作抖音
畅享着晚秋生活
⑨.吸烟
致命的烟草
一支接一支的吸
知否 你的肺
在低声哭泣
⑩.蜡烛
流泪的过程
曝光黑暗
不愧一生
傅婉婉解析这十首微诗
意象与典故运用:诗中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典故。“寻常飞入百姓家”点明燕子身份,其穿梭于普通人家,带来往昔记忆。“喃喃讲述王谢的故事”赋予燕子人格,让它如历史诉说者,讲王谢家族兴衰。“对比淮河之繁华”,淮河常象征繁华之地,与王谢兴衰形成对比,暗示历史变迁,繁华无常。
画面营造与情感表达:“寒秋的枫叶那么轻”描绘寒秋枫叶轻盈飘落之景,点明时节氛围。“落在桑榆的背上”,“桑榆”指代老榆树,以拟人手赋予老榆树承接枫叶姿态。“相映夕阳红”描绘三者相互映衬画面,寒秋、枫叶、老榆树与夕阳构成宁静、略带沧桑之景,传达对时光、生命的感慨。
新奇比喻与情感共鸣:将乡愁具象化,“锁不住的乡愁,在五线谱上列队”,把乡愁比作在五线谱排列之物,新奇且具动感,仿佛乡愁如音符待奏响。“G大调e小调,调侃谁人的泪”,借不同调式,暗示乡愁复杂,“调侃谁人的泪”以略带诙谐之语,引发读者对乡愁触动内心、让人落泪的共鸣。
对诗歌热爱的体现:“总把汉字品味”直接表明对汉字反复琢磨,汉字是诗歌基础,体现对诗歌创作钻研。“梦里吟哦,采薇 采薇”,“采薇”出自《诗经》,说明诗歌学习借鉴经典,梦中吟诵可见痴迷。“惊觉了阿谁”以疑问收束,或指惊醒自己,或引发读者思考,表现诗歌魅力。
文化典故与情感传递:“陶渊明抚弄无弦琴”,陶渊明有抚无弦琴典故,体现其超凡脱俗。“菊花相酬一笑”,菊花是陶渊明喜爱意象,二者相呼应。“心有灵犀前世有因”表明陶渊明与菊花、与这种超凡心境间心有灵犀,仿佛前世注定,传递出对高洁品性、心灵契合的赞美。
象征与哲理表达:“自以为是嫦娥,得意升天”,将美人风筝比作嫦娥,写其升空得意,象征一些人自我认知偏差、盲目得意。“不知被线牵”揭示其受牵制本质,讽刺某些人得意时未察觉自身局限,蕴含对自我认知、人生处境的思考。
化用典故与理想追求:“拟学庄生一梦”化用庄周梦蝶典故,“身化彩蝶”表达渴望如庄子般进入奇妙境界。“飞向心仪已久胜境”表明追求向往之地,体现对自由、美好境界的憧憬,借典故表达独特精神追求。
现代元素与传统意象结合:“雁阵南逃,百花萎缩”描绘寒秋萧瑟,是传统诗词常见景象。“蝉,制作抖音”将现代元素“抖音”与传统寒蝉意象结合,“畅享着晚秋生活”以拟人表现蝉在晚秋自得其乐,展现传统与现代碰撞,赋予寒秋新活力与视角。
警示主题表达:“致命的烟草,一支接一支的吸”直接指出烟草危害及人吸烟成瘾。“知否,你的肺,在低声哭泣”以拟人手法,将肺人格化,形象说明吸烟对身体伤害,警示人们重视吸烟危害,主题鲜明且具现实意义。
托物言志与精神赞美:“流泪的过程”描绘蜡烛燃烧流泪,“曝光黑暗”表明蜡烛照亮黑暗作用,“不愧一生”对蜡烛奉献精神高度赞美。借蜡烛托物言志,表达对无私奉献、为照亮他人不惜牺牲自我精神的歌颂。
韵海特约评论员:傅婉婉
作者:杨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