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老母亲
一一写在百天祭日里
文/温连根
2025年3月2日(农历二月初三)是母亲的百天忌日,我们姊妹五人相约又来到母亲的坟前。看到长眠于此老母的坟头,不禁浮想联翩。
我的母亲王秀兰,乳名爱爱,1939年5月1日(属兔)生于武川县耗赖山乡南房子三队王怀俭家中,女性行二。1949年入南房子小学读书,拜召底贾先生为师,王怀俭为学东。同年与泉掌子温有(银维)订娃娃亲,1957年正月初八结婚,婚后生长子温连根、长女温花女、次子温二虎、三子温三虎。1965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搬迁祖居地四子王旗西河子公社乌吉尔大队头营子生产队。1969年5月16日次女温二花出生。相夫教子,在农村过着清贫生活,将五个子女抚养成人,成家立业。开改开放后随父在白乃庙、乌兰花、呼市闯世界生活逐渐好起来。2010年正月从呼市搬回乌兰花园丁巷与我住了三年后回到头营颐养天年。随后征得父母亲同意择吉在西平子建坟。2013搬迁西河子幸福大院只至病逝。
老母亲一生与人为善,所居之处邻里和睦相处。在老家头营子居住时间最长,我十岁那年从泉掌子迁回头营子四十多岁离开故乡,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每年腊月是最忙的。每家的女人们上门求裁衣、再忙也会答应的,因为大多数是本族人。有一年腊月母亲白天忙得做年货(压粉、蒸点心、蒸糕、烧肉等)晚上在昏喑的煤油灯下手工赶制缝一件有大襟的夹袄,记得吃完晚饭后在灯下就开始飞针走线缝了起来,鸡叫时我起来小便看到母亲披了一件绵袄还在缝制,才知一夜没睡给二爷爷赶制过年穿得新衣。后来卖猪兑留一台牡丹牌缝纫机更是昼夜不分地忙了。不仅裁剪还要缝制成品,分文不取,村里人都夸心灵手巧。
1974
年9月我被推荐到四子王旗一中读高中。入学后穿着母亲赶制手工家做方口鞋上操。操场上所有同学都穿的同立回立牌运动鞋(最差的是白网鞋)在做操。我穿着母亲给我做的家做鞋的骄傲毫不逊色于他们。那是我们没有统一校服,学生穿着随便。记得有一阵子学校时髦铁路制服,我照同学铁路制服的扣子卖了几道,回家和母亲说明样子后,母亲马上扯布剪裁不到一天铁路服就展现在我的眼前。穿到学校同学问我是哪家商店买的,至此学校时髦什么我就能穿什么,军用绵袄,宿腿绵裤一件也没落下。
每年春播结束农闲时,是农村妇女们开始自酿醋的最好时节。从发醋浆到拌醋糟发酵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母亲一日两次都要亲自去搅拌直至成尚品才算完成任务,总算松了口气。我们这一茬同龄人成家后,谁家的媳妇生孩子时都是离不了老母亲,不仅助威,还亲自接生,一熬就是通宵。
老母亲一生与人为善,所居之处与邻和睦相处。老人家一生是伟大的,勤劳的,善良的,战斗的,幸福的一生。老人家功德无量,千村颂扬,流芳百事。
七律•百日祭(二首)
温连根
一
星移斗转百天祭,常忆含悲泪洒襟。
心破他乡痴梦去,眼昏故里入山寻。
闻香报母春三咏,食粥思亲腊八吟。
魂爽九宵英气散,而今欲孝寄深沉。
二
纸烬坟前传火薪,龙年岁杪泪盈巾。
青山卧对孤轮月,玉树平吞万顷银。
几度烽烟明世事,一生圣德健儿身。
春晖未报嗳阳逝,梦醒想娘乱夕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