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景”的江南韵味、浓厚的青年创业氛围、最高10万元的资金补贴……当95后北大艺术生遇见苏州工业园区,创业便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从免费场地到专业指导,再到一条龙服务,园区的青年创业生态务实、活跃,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青年创业者李晴媛说。

2023年,李晴媛的北大毕业作品聚焦“一带一路”留学生群体。拍摄过程中,她发现,国际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浓厚,却缺乏了解和接触的渠道。这一洞察成为她创立新中式饰品品牌“青沅”的契机。“近年来,‘佛系’文化很流行,但传统工艺品往往比较古板。所以,我希望通过水晶等介质载体,创作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新中式饰品,既可以日常使用,还能表达和传承传统文化。”

李晴媛与园区的缘分,可回溯至2015年。彼时刚考入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她很快被园区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城市氛围所感染。在李晴媛的印象中,西交利物浦大学所在的科教创新区,既有白鹭掠水的独墅湖,也有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生态,再加上园区成熟的创业环境和母校的创业路演,李晴媛很快决定在这里扎下根来。
今年2月,李晴媛入驻独墅湖青创港。这一青年创业社区拥有36个免费工位,通过“慧湖青创计划”为项目注入最高10万元的启动资金。让李晴媛尤为感动的是创业辅导团队的全程护航:定期追踪发展、精准政策解读、政企座谈对接,系统化地帮扶初创企业。青创港里还时常有跨圈层的交流,譬如3D打印创客与跨境电商达人的思维碰撞,常常为饰品的产出设计、销售等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截至目前,青创港已孵化项目86个,共孵化高新技术企业6家、园区领军5家、姑苏领军1家,项目累计获得投融资4.8亿元。
现如今,李晴媛在工作之余会沿着独墅湖、金鸡湖散步,有时还去诚品书店寻找设计灵感。“青沅的创立成为我与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我希望把传统文化的美,用现代的方式传递出去。在园区,这一梦想成为了现实。”李晴媛说。
当文化名城遇见现代创客,当政策红利碰撞青春脑洞,这片土地正用最大的诚意告诉年轻人:你的奇思妙想,值得被世界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