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元宵感吟
翟玉霞
身在异乡佳节逢,烟花璀璨海天红。
汤圆滚滚胜饴蜜,爆竹声声欲耳聋。
皎月高悬祥气绕,惠风轻拂翠香笼。
千人猜谜纱灯赏,万户欢歌举酒盅。
春至玉湖
肖剑顺
玉镜澄明映昊穹,鹭姿曼妙入眸中。
钓翁惬意临清泚,鸥阁连云耸碧空。
风抚枝头新蕊绽,霞移波底幻形丰。
偷闲尽享湖山美,春色怡人兴致浓。
乙巳“元宵节”中卫社火展演观感
黄玉华
上元节日乐无边,狮舞龙腾锣鼓喧。
女扭秧歌神采奕,男抬花轿美娘欢。
高跷献技惊观众,锦带飘香醉旱船。
社火巡游祈喜瑞,古城中卫展新颜。
元宵夜
赵学义
元夜冰轮碧宇悬,清光旖旎漫长天。
烟花璀璨千般妙,灯火辉煌十里妍。
踏雪寻梅观美景,行觞与友话丰年。
良辰吉日心沉醉,诗意豪情兴盎然。
乙巳立春吟
韩兰翔
乙巳轮回新序启,东风送暖满乾坤。
柳枝弄影轻轻舞,梅蕊含香细细温。
且盼田园萌嫩色,更期草木扎深根。
人间自此春潮涌,纵目韶光映福门。
归乡过年
李建敏
岁节交更在眼前,金蛇降瑞又新年。
儿孙两地路途远,父母双亲梦里牵。
切切归心期孝敬,殷殷爱意盼团圆。
阖家欢聚迎春到,四世同堂福禄延。
春风
徐和
春风消息寄红梅,何待南鸿正月回。
吹过河边醒柳眼,复萌墙外点桃腮。
疏亲不论千家聚,贫贱无分万里来。
多赐人间如意事,有情自是百花媒。
春
凌思桃
云山覆雪映灯笼,枝上开来点点红。
乍现春光明媚柳,鸭群嘎嘎小桥东。
元宵节观烟花感吟
曹建清
城乡烟火耀长空,花束金光各不同。
此起彼伏声悦耳,惊得后土送冬兄。
乙巳元夕喜赋
阎学军
元夕笑声频,花灯耀目新。
烟霞妆美景,社鼓动良辰。
万巷秧歌舞,四门龙凤巡。
山城欢永夜,皓月伴归人。
行香子·元夕
张文豹
彩练当空,焰火腾霄。赏花灯玉垒金雕。神州如画,月色多娇。惹国人怜,众人顾,万人瞧。
纵情欢乐 兴邦壮阔。奋加油实干勤劳。初心不忘,使命冲操。赞业齐谋,福齐享,担齐挑。
【淡黄柳】元宵节观灯感吟
马利明
元宵夜幕,星火烟花度。节日观灯眸乱错。倩影婷婷楚楚,犹把苗条女郎索。
觅情寞。回眸幻形弱。发高绾、美颜托。赞明眸皓齿风姿邈。细语莺歌,笑颦窝浅,常忆离情似昨。
青玉案·元宵节
赵春光
元宵最喜蛮狮舞。 碧桂下、灯如雨。 炮仗连天星欲怒。月明林翠,鼓声入户。 谁与春红妒?
花灯沙岸双排布。 百媚千红踏歌去。 烤肉香鱼飘满路。醉游琼海,浪高莫渡。 犹记糟糠醋。
鹧鸪天·元宵节
黄支全
光转霓飞满树红,人潮攒动夜无风。几家烟火凭空绽,万点繁星共月融。
猜谜语,舞鱼龙。高情悦动退残冬。元宵佳节歆歆乐,乐事年年又不同。
行香子·雨水
徐龙
烟细风柔,淘碧吹尘。唤千丝如织初匀。篱墙斑驳,兰草清芬。解钗头凤,眉头扣,陇头云。
虹明霁后,霞分天际,料东君先染江滨。燕斜柳浪,蛙闹萍沦。色入芳甸,醒芳草,醉芳樽。
卜算子•咏梅
现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雨中梅花刚把春天送走,满天飞雪她又迎春天来到。
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傲雪寒梅盛开花枝艳俏。
虽艳俏却不同桃李争春,只把春的消息向人们报告。
等到鲜花烂漫开遍山野,百花丛中梅花摇曳含笑。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本字咏芝,后改润芝、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历史背景了解】
这首词写于1961年冬天,当时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挑战。毛泽东在词中以梅花的坚韧不屈和谦逊自持为象征,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文化内涵探究】
这首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代表着坚韧、谦逊和无私的精神品质。其次,词中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等表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节令和生命循环的敬畏和感悟。最后,词中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表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本期作者:翟玉霞 肖剑顺 黄玉华 赵学义 韩兰翔 李建敏 徐和 凌思桃 曹建清 阎学军 张文豹 马利明 赵春光 黄支全 徐龙
本期朗诵:吕斌 何玉华 谢传明 陈银兰 王莉 丁建华 雷淑华 张宝莲 张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