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
九溪烟树
浙江东阳
徐 志 赓
春日忽思西子乡,
桃红柳绿好风光。
九溪龙井茶园去,
十八涧水丁冬响。
九溪烟树
九溪,俗称“九溪十八涧”,十八涧系指细流之多。位于西湖西边鸡冠垅下,源发翁家山杨梅岭,途汇清湾、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清头和方家九溪,曲折隐忽,流入钱塘江。
1947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两次到九溪作冰川考察,发现古代冰川遗迹,认为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第四纪时,杭州西湖尚为一片冰雪世界,当时下龙井是一处储水盘谷,承受大量冰雪,经九溪十八涧东南流出,形成九溪十八涧峻险地段。民国期间,九溪十八涧一带有二、三私家茶庄,卖茶水并供应西湖藕粉、桂花糖等。茶庄所备桌椅不多,春秋佳日,游客以涧边石块权充桌椅。1975年以后,园林部门分4期改造和新建九溪菜馆、茶室、接待室;整理山林环境,疏浚泉池,筑水坝,架画桥,布蹬道,造亭子,扩大游览面积。
九溪的水源自杨梅岭,主景是水。所谓九与十八均为虚指,是多的意思。
路边醒目的摆放着进入景区的导览图。
位于西湖西边群山中的鸡冠垅下的九溪烟树是西湖新十景之一,俗称“九溪十八涧”。
九溪十八涧水随山转,山因水活。这里的山和树,都因有了这纵横交错、蜿蜒曲折而又奔流不息的水而被点活,构成了
青山缥缈白云低,
万壑争流下九溪、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东东泉,
高高下下树的绝妙佳境。所以被赞美为九溪烟树。
九溪之美,在于自然、野趣,以平常心慢行游之,细细领略山崖,烟岚,绿树,溪声,鸟歌,云影,方能体会不平常的山水之“美味”。
乾隆帝走过的皇帝道,皇帝走中间,太监大臣们各分两边。现在人们也能在乾隆道上过一把瘾。
漫步在九溪烟树的林间小道,路的两旁都是很高大、很老的树,没有什么很名贵的品种,但是很自然、很惬意,感觉置身于天然氧吧,很适合情侣或好友一起去散心。
游九溪,既可濯足嬉耍于急流清溪,又可尽情享受幽深恬静的山林野趣,久为都市繁嚣所困的人们,其不失为理想去处。
杨梅岭村常住人口400余人, 居民房屋依山势而建,朝向各异,白墙黑瓦、毛石勒脚、小青瓦披檐、木石栏杆、弯曲的旧石板、弹石村道。
“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狮峰龙井之所以驰名,还要感谢乾隆爷。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学着茶女采茶。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赶回京城,也带回了一把已经干了的杭州狮峰山的茶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太后想尝尝这茶叶的味道,泡上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
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
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质的水源,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龙井茶被誉为“中国第一茶”,也实在是得于这山泉雨露之灵气。
春日忽思西子乡,
桃红柳绿好风光。
九溪龙井茶园去,
十八涧水丁冬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