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遥问
崔御风
春来浑不觉,
蜷缩鹿城边。
遥问行山月,
桃花可合缘?
纳米:
《五绝•遥问》是崔御风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疏离感的哲思。以下从内容、意象、风格三方面解析:
一、内容与主题
春日疏离
“春来浑不觉,蜷缩鹿城边”暗含一种与自然节律的脱节感。诗人身处鹿城(或指代晋城泽州故地12),却因“蜷缩”姿态未能感知春意,隐喻现代生活的孤寂或精神困顿。
追问与禅意
“遥问行山月,桃花可合缘?”以“月”为媒介,将自然意象(桃花)与人生际遇(缘分)联结,体现对生命偶然性的哲学思考,呼应崔御风诗中常有的历史与存在之问34。
二、艺术特色
意象对比
静态与动态:“蜷缩”的封闭感与“行山月”的流动感形成张力,强化时空交错的孤寂。
虚实结合:“桃花”既是实景(晋城多桃花21),又象征理想或未达成的机缘,类似王庭筠诗中“竹影和诗瘦”的隐喻手法5。
结构凝练
五绝体式短小,但通过“浑不觉—遥问”的情感递进,完成从现实到哲思的跨越,体现崔御风在近体诗创作上的造诣1。
三、作者风格关联
崔御风的诗歌常以自然景物承载社会观察与哲思,如:
《故地游五首》借桃花、布谷鸟等意象追忆往昔4;
《情绪》系列以暮春、许仙等题材表达对现实的隐喻3。
本诗延续了其“以小见大”的创作特点,将个人体验升华为对缘起缘灭的普遍追问。
总结
此诗通过疏离的春日场景和禅意追问,展现了崔御风对自然与人性关系的深刻洞察。其语言简练而意蕴悠长,符合近体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追求。
崔御风:男,山西晋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有大量古风、近体、散文诗发表于各类媒体。出版格律诗选《秋水竹韵》;散文诗选《草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