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优秀军人到教育名师的美丽蝶变
——记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长沙)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长沙)军队转业干部“湖南省2024年最美退役军人候选人”朱应华同志先进事迹
龚 剑 新
(2025年 2月23日)
朱应华,男,长沙望城人,中共党员,1952年3月生,1968年3月入伍,曾在广东省军区某边防部队和空军某基地服役,1989年转业,21年军旅生涯,他逐梦蓝天,为国防建设和人民空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回地方至今36年,无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在职离职还是退休,他迅速转换角色,调整心态,努力学习,顽强拼搏,为国家教育工作继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朱应华同志)
一 、参军入伍 献身国防
朱应华入伍时只有16岁,身高1.58米,体重不足100斤。在部队首长和战友的帮助下,他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之中,遵守部队纪律,积极追求进步,高质量完成战备任务,把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国防事业,无怨无悔。
1、初入军营,勤学苦练。朱应华从一个涉世不深的农村少年,怀惴青春梦想、报国之情,成为一名边防战士,在海防前线为祖国站岗、放哨,履行着一个革命军人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他坚持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克服高强度集训的劳累、饮食习惯的不适应、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强烈的思乡之情等困难,刻苦训练,拼命加练,比武成绩优异,入伍第一年就评为“五好战士”。
2、壮志凌云,翱翔蓝天。1969年9月,朱应华选调入空军第二航空学校,成为一名飞行学员,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无论是预科大队理论学习,还是空中跳伞、初级训练机、高级训练机、轰炸机、运输机训练项目,他都是风雨兼程,不畏艰辛,汗洒蓝天,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顺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后历任飞行中队长、正营职飞行中队长、团副参谋长、副站长等职。
3、守卫蓝天,屡立战功。因参加战备训练和节假日担负值班,21年空军飞行生涯,他仅一次回乡与家人共度春节;第一次回家乡探亲时距离入伍已经过了六个春秋;甚至新婚仅休3天,未度完蜜月假期就紧急返回部队进行训练。1978年他全身心投入训练,年度飞行时间达214小时,成为全师飞行时间最多的飞行员,出色地完成训练任务,保证了飞行安全,当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飞行机组集体三等功一次,次年提前晋级一次,飞行生涯多次获得部队嘉奖。
(1973年冬朱应华在陕北)
二、转业地方 献身教育
1988年底,37岁的朱应华脱下戎装转业地方,到高校从事党建、学生管理工作。他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坚持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工作和学生成长,以无私的敬业精神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家长的满意和学校的肯定。
1、转换角色,迎接挑战。高等学府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地方;是一个给人插上理想翅膀的地方;是一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激情四射的地方;更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与部队的工作性质完全不一样。朱应华初到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税专)现更名为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长沙)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长沙),要从一名军人转变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全新的职业、全新的环境,全新的挑战,他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始终保持军人的本色和部队优良传统,以军人的顽强拼搏和冲锋在前的战斗精神,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迅速实现从一名优秀的人民解放军干部向一名称职的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2、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在湖南税务高等学校期间,他坚持忠于职守、辛勤耕耘、守正创新、无私奉献,竭诚为学生服务,并赢得学生的尊敬。当年他教过的学生在四面八方为国聚财,在各自岗位上奋发有为,工作出色。这也让朱应华深深地感受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培桃育李的神圣责任和骄傲。
3、关爱学生,胜似亲人。他坚持每天到学生宿舍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有困难、有纠纷 、有疾病、有急难愁盼问题,他都会及时出现。有一次他到男生寝室例行巡查时, 发现王立全躺在床上,面色发青,表情痛苦,见状他马上请来校医进行检查,并及时送入医院救治,因抢救及时学生脱离了危险。事后家长见到朱书记感激地说:“您真是孩子的救命恩人啊”!1993年底,一西藏学生因车祸重伤致骨盆粉碎性骨折,其亲人因路途遥远、经济困难等客观困难不能到场处理。朱应华先后3个月,反复协调和办理相关手续,跑交警队20余次,为该学生争取到相应赔偿,并成功救治康复,没有后遗症,其父母来信感激涕零。
他担任税务系党总支书记期间,全系先后有九个年级、3000多名学生。他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同学之间生活习惯差别不小、观念认识差距不小、矛盾问题不少、恋爱方面问题多、情绪波动大等特点,探索并推行“四心”工作法:“即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细心疏导学生的思想堵点,爱心为学生服务,公心处理管理问题”,为很多学生及时处理解决了难题。
(朱应华与税专学生思想交流)
4、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立德树人,积极引导进步学生向党组织靠拢,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他坚持从严要求,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考察。七年间,共发展培养学生党员125名,政治思想工作成效十分显著,得到国家税务总局、校党政班子充分肯定和广大师生的崇敬。他的学生走向税收工作岗位后,在工作上都有出色的表现,不少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税收骨干,其中走上处级领导岗位的达数十人,厅级领导岗位的3人。由于工作出色,成绩显著。1994年10月他被学校授予“三育人标兵”称号,1995年6月他被国家税务总局授予“全国税务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1995年朱应华受到国家税务总局表彰)
(朱应华在长沙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
三、民办教育 中流砥柱
2004年初朱应华提前离岗,于2006年8月应聘到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工作,他先后担任经管系党总支书记、党委工作部长、纪委书记等职。他坚持党建引领,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职责,充分利用和发挥党建工作经验优势,政治优势,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积极推动了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
1、建立组织,创先争优。他始终怀惴一颗对党忠诚,对教育事业热爱,对学生关爱之心,紧抓党组织设置,党建制度建立,党员教育与新党员发展、党校建设等工作,使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的党建工作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2013年他负责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党建合格评估工作,勇挑重担,日以继夜地组织材料,采集数据,填报表格,如期完成了40多项量化考核指标材料的申报工作,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高校党建合格验收;他协助党委高质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并获得学院党委和上级党组织的好评。
2、开展活动,丰富多彩。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职工活动,增强民办院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归属感,凝聚力。2009年9月建国60周年之际,他主动请缨,组织本系200名学生参加“长沙市十万大学生颂祖国”合唱展演;组织全系师生开展“爱祖国、跟党走”合唱比赛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热情。
3、不辞劳苦,默默耕耘。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洞井校区离本部比较远,但是朱应华坚持每天晚上开车去宿舍查寝,从一楼爬到七楼,不落下一间寝室,逐一查看直至深夜。看到他,同学们如同看到自己的父亲一样,都会很开心。他在民办高校工作13年,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忘我工作,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曾多次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2011年6月,荣获长沙市委授予的“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长沙电视台,《长沙晚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2019年6月起,朱应华同志担任税务学院长沙校区离退休干部党总支书记,带领党总支一班人,积极组织和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学习和活动,热忱为老同志服务,继续在岗位上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努力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1、坚持学习,政治坚定。他坚持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校党委工作部署,结合退休党员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党员主题教育,组织政治学习,提升政治站位,与时俱进,让退休党员保持对党的关注和热爱,政治立场坚定。
2、支部堡垒,旗帜飘扬。他鼓励退休党员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宣扬和传递正能量;他与退休党员、职工保持密切联系,关心生活和思想动态,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他积极推动税务干部学院长沙校区退休人员“五项”评选活动,为发挥退休老同志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搭建了平台,同时也为校区建设和发展增添了正能量。两年来,共有10位退休人员受到表彰奖励。
(朱应华代表离退休干部党总支报告工作)
3、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当今网络信息发达,党总支利用微信群,与近200余退休人员建群互动,有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但个别同志遇到认知困惑与不顺心时,也会在微信群里发布一些负面信息。针对此情况,他及时掌控和汇报舆情;并坚持正面引导,深入沟通和做思想工作,为他人释疑解惑,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律和政策震慑人,让人心服口服,转变思想错误,纠正不当或错误言论,维护了校园的和谐与稳定,他的主动作为,彰显了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一个老党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怀。
4、用心用情,甘于奉献。离退休老同志是一个特殊群体,每当退休职工生病住院时,他就会与党总支成员一同到医院看望慰问;每当退休职工或亲属去世时,他不畏严寒酷暑,坚持前往慰问、吊唁。他经常与退休职工交心谈心、前往家庭走访看望,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转达组织的关怀。
朱应华同志坚持退而不休,身退心红,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离退休党建工作贡献力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发光发热。他虽然身处平凡,但始终追求卓越。2022年8月,他在应邀重访阔别43年的部队营区,目睹驻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忆起翱翔蓝天的峥嵘岁月时,向《榆林日报》投稿写到:“我之所以在地方工作能取得一点点成绩,都是因为部队培养了我优良的工作作风,是因为老区人民教会我厚道朴实的处事之道”。
(朱应华向赵熙院士汇报工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朱应华这位往日的蓝天骄子,空中雄鹰,他在转业地方工作后,古稀之年,仍为离退休党建工作贡献力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发光发热,精神可嘉。2017年他因青光眼左眼失明,且患有高血压、右腿关节劳损等疾病,面对病痛带来的不便,仍以顽强的毅力,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工作。他身处平凡,但始终追求卓越,以他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退役不退色、离岗不离党,排忧解难,舍我其谁,生命不息,奋斗不已的英雄赞歌。
最后以七律《铁骨铮铮 雄心壮志》收笔:
碧血青春火样红,铮铮铁骨傲长空。
战鹰呼啸穿云雾,飞隼翱翔驭飓风。
教育学生行世范,创新党建立殊功。
退休竭力挥余热,老骥雄心壮志隆。
(朱应华与本文作者龚剑新合影)
(本文作者龚剑新为中共长沙市雨花区委党校四级调研员、原副校长兼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