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姨和老姨》
文/学文(黑龙江)
小时候到二十岁前,我一直生活在农村,家里的兄弟姐妹多,日子过得比较穷苦。我偏偏又爱调皮捣蛋,加上我满脸的大鼻涕很埋汰,所以,很不受父母的待见。在外人眼里我也是埋汰孩子,我的脸上两边都是大鼻涕,人们都管我叫“大蝴蝶”,而且属于那种爱打架的少年。但我却有两位母爱之外的亲情,她们不离不弃的陪伴着我一路成长,关怀备至,她们就是我敬爱的二姨和老姨!
其时,我有三个姨妈三个舅舅,大姨在我的记忆里没有啥印象,大舅和二舅我也没有印象,她们都是在我没有记忆时或者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就离开了。我记忆里只有二姨,老姨和老舅,因为二姨和老姨在我成长中,都曾经给预我们很多帮助和照顾。当时我们家里孩子多,共有姐弟五个,二姨家里只有一个女儿,老姨家三个女儿,她们都因为孩子少生活比较宽裕,所以对我们家的帮助很多。 那时二姨家住在我们大队部外的另一个屯子里,我和老姨还有老舅家都住在一个屯子里。我小时候在外面经常淘气或者惹祸了,就会立即跑到我老姨家里躲着,不敢回家怕被母亲打。
虽然,小时候的日子虽然穷苦,父母在读书学习方面的管教,对我们姐弟是非常严厉的。记得我上小学二级的时候,有一次期末考试,我的数学只考了可怜的35分!当我拿到成绩通知书的时候,整个人的顽皮劲一下就没了。因为这样的考试成绩,回到家里肯定要挨揍的,平常在生活中所犯的错误,父母只是打打骂骂就过去了,我时常犯傻犯错,挨揍太多了就皮了。但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父母绝不轻易放过!现在想起来,那时父母对我们的学习成绩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每科考到及格就行。哥哥姐姐们一般都能超过父母的要求水准,唯有我这个笨蛋很难达标。后来,我听大哥讲,在我未上学之前,父母规定他们的考试成绩是每科必须考70分以上。如此看来,后来的降低成绩标准也是为了“照顾"我这个傻蛋。
这次考试考到可怜的35分连我自己也很难接受,回家怎么向父母交代呢?但成绩单就实实在在的搁在我面前,放学后我急得抓耳挠腮,害怕得在学校操场上来回转悠不敢回家。当我四处晃悠的时候,偶遇到了老姨从邻居家出来回家的路上,老姨问我说:“小二,别人都放学回家了,你还在外面晃悠啥呢?”我吱吱呜呜的也没有说明白啥原因,老姨见我这个样子又追问了几次,我才不好意思的说出了考试不及格的缘由。老姨拽着我说:“走吧,先去我家里待着,等你妈找你的时候再说吧。”我满脸通红的不好意思跟着老姨去了她们家里。到了晚上,我也没敢回家,父母到处找我,来到老姨家找我,开始老姨没有告诉我在她们家里,后来告诉母亲说因为考试不及格的事情没敢回家。母亲听说后告诉老姨妈说:“叫小二回家吧,这次没有考好就不打他了,下次必须考好成绩。”就在老姨的监督保证下,我跟母亲回了家,这次母亲真的没有打我,我也有幸的躲过了这一劫……
我的老姨最让我感动的是她那颗善良的心,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她都对人特别的热心善良,老姨常常教育我们“要做伟人、精英很难。但做一个人让你的家人和身边的朋友,遇到困难往你的身边靠一靠,你能伸出一双友谊的手帮他们度过难关,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和生命有价值的人。虽然我还小对这句话的含意理解不深,但是都亲眼目睹我老姨对亲人、乡亲、朋友的付出。我们老家有一个孤寡老人、无儿无女,我的老姨每年都给她钱,还接她到家里住,带她欣赏老家附近的好风景,至直她逝世。我姨资助的孤寡老人不止这一个我知道就有三个,我姨帮助过的亲人、同事、朋友、乡亲有好多。我们住的屯子里好多人,都在我的面前说我老姨是好人,我也跟着沾光。我觉得我有这样的好姨妈,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很幸福,我要像我姨那样努力做个有亲人依靠的人。
我的二姨她们只有一个女儿,而且早就出嫁了,平时就是她和二姨夫老两口子自己生活着,由于年纪大了生产队里照顾她们的生活,安排二姨夫做生产队里的保管员。二姨家住在离我们家二里路的于家屯,说起于家屯,那可是有故事的,因为我的姥姥家姓于,所以,于家屯子里姓于的人家占一大半,这个屯子就叫于家屯。老于家都是姥姥的本家,在当地是大户人家。我们平时上学读书时一般情况下都不去二姨家,一到周末,我自己有时和弟弟们一起就跑到二姨家里住一宿,第二天再回家。二姨和姨夫对我们很好,我们一去她们就给我们做好吃的,因为她们家人口少,生活比较宽裕。记得在小学读书时,有一次,我和同学打架,给人家打坏了,被打坏的学生家长和老师找到我家里去了,我怕回家挨揍,放学后,不敢回家就偷跑到于家屯二姨那里躲起来。第二天也不敢去学校上课,是二姨把我送去学校上课,找到老师解决了问题。等到放学后又把我送回家里,又怕母亲打我在我们家里住一宿,劝母亲不要打我了,学校那里的事情都解决问题了。

二姨和二姨夫对我和三弟四第照顾得最多,我十七岁那年的春节刚刚过后,也就是一九七三年的正月十八那天,我的母亲因为医疗事故不幸离世。我和三弟四弟顿时在一瞬间就成了孤儿,因为在我七岁那年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是母亲用她瘦弱的身体,担负起扶养我们姐弟五个的生活。哥哥高中毕业后,先是担任民办教师,后来考取师范学校读书,母亲医疗事故时哥哥刚刚去师范读书才一年,姐姐是老大当时已经出嫁四五年了,所以,家里只剩下我和三弟四弟三个人。母亲的离去我们家里的天就塌了,怎么办?生活还得继续,在邻居和亲戚的帮助下,哥哥和姐姐处理完母亲的喪事后,我和三弟、四弟的今后生活是最大的困难,没有办法,二姨和姨夫搬来我家给我们做饭吃,照顾我们的生活。
有了二姨和姨夫的照顾,我们解决了吃饭问题,可是读书是不可能了,那年我十七岁,三弟十五岁,四弟刚刚十一岁。为了能去生产队里挣工分换口粮,我和三弟只能中途辍学回生产队里劳动,因为年纪小,干农活跟不上趟,我和三弟只能干半拉子(半个劳动力)。二姨和姨夫就起早贪黑忙碌着给我们做饭吃,一转眼就是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大哥在七四弟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公社中学教书,我和三弟又复学读书了。我在中学又读书一年,恰好我读半年书干半年活,正好给三弟四弟挣够口粮的工分,而且把书也读完了。就在我复读的一年里,我的三弟和四弟随着大哥搬到公社所在地居住了,我只能回到老家生产队里干活,临时居住在二姨妈家里。七五年七月,我九年毕业后,没有选择的回到生产队里干活,这时还是寄住在二姨家里,说老实话,二姨和姨夫对我的照顾最多。

为了生活的方便,我就报名去了公社的农建连出民工,因为农建连里有集体伙食可以解决吃饭问题。毕业后我又在生产队里劳动了一年半的时间,七六年底,我就参军去了军营,从此就永远的离开了故乡老家的屯子。虽然去了军营,但有些事情还是忘不掉的,我记得在我读书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因为和同学打架又被家长找到学校老师和我的母亲,母亲一气之下把我打了,而且打得特别狠。正在打我的时候被来家串门的二姨父碰见了,二姨父对母亲大喊到:“不许打小二了,让我来管教他!”一个久违而熟悉的声音由远而近传来。这时我心里特别高兴,我的真正救星来了,那是我二姨父宏亮的嗓音!二姨父身材高大,是建国前的老土改村干部。他脸膛圆润饱满,左边嘴上角有一颗黑豆般大小的黑痣,说话处事以理服人,天生的雍容华贵的气质。二姨父德高望重,是远近闻名的尊者!二姨夫是从队部那里来我家赶上的……。

不知母亲是打累了的缘故,还是迫于二姨父的威信,母亲听到二姨父的声音后马上停止了打我,便一个劲的对二姨父讲述我和同学打架的事情。二姨父并不理会母亲,而是径直的走到我的跟前,一把将我拉进他的怀抱,心疼的抚摸我的头,一个劲儿的安慰我:“小二,別怕,二姨父给你撑腰!犯了什么王法要这样打孩子?”二姨大声质问母亲道:“别人家那么多孩子,从来没打骂过,但他们都比较听话。”二姨父边对母亲说,边用手捞起我的衣服和裤子,此时我的身上满是伤痕,密集的排列在身上。母亲又是跺脚又是摆手道:“他二姨呀!打他都教不听,别说讲道理。平常教育他一定要好好学习,可他听不进去,考不及格还和同学打架,这样长大了还得了!”

接下来,好说歹说我就是不让二姨父回家,因为,我怕二姨父走后又会挨揍。二姨只好牵着我的手说:“走吧,去我家给你的伤擦些药。从我家去二姨家约二里路,那时都靠走路。到了二姨家,已是傍晚时分了。二姨父顾不上休息,赶紧拿出药为我涂抹伤痕,一边又吩咐二姨妈为我煮最爱吃的鸡蛋面。就这样在二姨家好吃好喝住上两天,我才及不情愿的回家去。后来二姨把我送回了家,还把我母亲批评了一顿,告诉母亲说:“孩子犯错不能一个劲的去打他们,要说服教育他们心服口服。”后来又到学校里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沟通,这件小事就这样过去了。二姨还告诉我,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要总和同学打架,这样的孩子没有人喜欢,自从那次以后,我再也没有和同学打过架。

记得在我十三岁那年秋天,因重感冒我患了一场大病是急性肺炎。整日整夜不停的咳嗽,吃不好睡不好,在当时的医疗及其贫乏的乡村跟本治不了肺炎。眼看我日渐消瘦病重,妈妈也束手无策,是我二姨和老姨放下一家子的农忙与家务,专程从她家赶来接我去镇医院检查,并守护我住院四五天,才把我的肺炎病治愈。出院后的第一站又是在二姨家,二姨什么农活也不让我干,就在她家里和邻居们的童伴玩耍,并且好吃好喝的照顾我,直到我的身体完全康复。就这样,我在二姨和老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长大,在我的记忆里,二姨从未重言重语的责备过我,更别说骂了。在二姨和老姨的光环里,我享受着母爱之外的另一份关爱!。二姨和老姨是我人生中可遇而不可求的两位贵人,她们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喜笑颜开!似乎没有任何事情难得倒她老人家。

我的二姨和老姨给予我百般疼爱与迁就,呵护着我茁壮成长,铸就了我人生的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性格。敬爱的二姨和老姨,虽然离开几十年了,您们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