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头题字 耿明
瀚海初衷志 夫妻战友情
——记金秋俱乐部创始人孙英奇、蒋玉敏夫妇的多彩人生(三)
作者 吴玉梅
三 壮心不已 夕阳更灿
生命要求人类要有认认真真的精神,踏踏实实的生活,兢兢业业的工作,实实在在的爱情。假使你将生命融化在为大众的服务之中,假使你天天想着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那么,你的生命就永远不死。对这一点,孙英奇和蒋玉敏深有体会且切身去践行。他俩相继退休后,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让生命继续沸腾。这是夫妻多年的默契,更是战友间的志同。
孙英奇退休后,经常在江北油田活动中心的乒乓球室活动,一天,他发现一件令人费解的事。这件事看似平淡,却引起了孙英奇的高度注意。原来,在这些乒乓球爱好者中,有一部分人被排斥在外,没有了参赛的机会。一打听才知道,是因为这些人都是离退休或者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多人都是孙英奇的球友,而且乒乓球非常出色,曾经代表油田到外地参赛,数次摘金夺银。然而,就是因为离退休,就被剥夺了活动的资格。一些人郁闷,一些人愤懑,一些人因这种不公的待遇而对公司产生不满。
当时已年近九旬的孙英奇在大会上在作热情洋溢的报告,依旧声音洪亮。
面对这种现象,孙英奇坐不住了。这个来自共和国东北部一个早期油母页岩生产基地的老桦甸,这个曾经担任过七O油田劳资科长的老干部,这个曾经率领过一批批乒乓球员走南闯北,叱咤风云的老将,他拍案而起了。
他找到好朋友赵竹安商量此事。赵竹安是一位多年从事干部管理的老干部,后来又担任老干部处离退休人员的领导,最主要他是一位热心的,有责任心的,有情怀的人。他对油田离退休人员有着特殊的感情,孙英奇一找到他,俩人一拍即合。他们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不为群众利益考虑,就不是共产党的干部。于是,在他俩的运筹帷幄下,金秋乒乓球俱乐部有了它的雏形。
正是这个金秋俱乐部这个小小的不起眼的民间组织,在广大离退休工人中,却起到了化解矛盾与冲突、释放消极与抵触情绪的作用,让那些闲赋在家的乒乓球爱好者都可以名正言顺的参加各种赛事。最令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是,这只在体制外逆向生长、横空出世的“黑马”,竟然爆出了冷门。这一年,俱乐部选出的男女运动员竟然总揽了松原市乒乓球大赛团体冠军和三个个人一等奖,令当地体育主管部门不得不对这个自发形成的民间健身组织刮目相看。确定了“681”目标:60岁光荣退休,80岁幸福生活,100岁不是梦想。
在建党100周年期间,金秋俱乐部结合党史学习两次组织党龄在50周年以上的老党员和部分党员前往乾安“中央领导人历程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金秋俱乐部经常前往各个敬老院看望老人、表演节目、捐赠物品。
这期间,有朋友找到孙英奇,让他利用退休闲暇时间去珲春做边贸生意,朋友讲了做边贸生意的愿景和可观的收入。孙英奇抹不开情面,答应了此事。回家和老伴一商量,当即遭到了蒋玉敏的激烈反对。蒋玉敏开导他:咱们退休后不缺钱,孩子们也不需要咱们的补贴,咱俩能够快乐健康的度过晚年,不给孩子增加负担,就是孩子们的福分了。再说,俱乐部刚刚建立起来,你舍得抛下那些信任的目光吗?蒋玉敏一番话,让孙英奇脑洞大开,他原本就不想去,碍于朋友情面。这次,他铁了心,不走了,重新规划生活,今后,俱乐部就是他的全部乐趣。
夫妻同心,黄土变金。夫妻俩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俱乐部中来。俱乐部开展活动是需要资金支撑的,为了筹集经费,孙英奇带领班子成员,就近走访了20多个二级单位和社会知名企业,通过介绍俱乐部成立的意义,通过朋友关系,通过人格魅力,赞助基金源源不断地涌进来,俱乐部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会员增至1200多人。
金秋俱乐部的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柔力球等体育团队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并取得好成绩。
金秋俱乐分会的秧歌展演精彩纷呈。
孙英奇是个有情怀的老党员,他想,俱乐部不应该是单纯的俱乐部门,还要为单位分担责任,把企业的维稳工作承担过来。
有一名被称为“上访专业户”的老乒乓球员,因为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后,家庭遇到了实际困难,被迫走上了集体上访的道路。孙英奇主动接触他,帮他解决实际困难,与他谈心交朋友。大年初一去拜访他,这位老工人看到年逾八旬,如同父辈的孙主席亲自走访,以诚相待,终于被感化了,打消了上访的念头。俗话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很多上访的老工人听了孙主席的劝告,都逐渐地把自己的诉求纳入了正常合理的范畴,逐步合理地得以解决。
2022年的孙英奇与老伴。
有一个经常出入江北活动中心的小青年,是一个十分难管理的“刺头”,孙英奇和蒋玉敏就主动接近他,善意的点拨他,苦口婆心的开导,帮他解决实际困难,终于化解了他的“蛮劲”。后来,这个小青年竟然成为一个关心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的积极分子,成为俱乐部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典型案例。蒋玉敏也把她的舞蹈队带进金秋俱乐部,演出时,缺少资金,她就自掏腰包给姐妹们购买服装,没有录音机,她就把自家的录音机奉献出来,她给姐妹们拍照、录像、洗相,都是免费的。有时候,演出场次太多,来不及吃饭,她就给姐妹们买午饭,买矿泉水。谁家有困难,她第一个劝慰开导解决。姐妹们都说,蒋大姐,你真是我们的贴心人,谁要是敢说你一个“不”字,我第一个和他干!
有一个老姐妹,儿子被淹死了,老来丧子,当妈妈的悲痛欲绝,几次都要轻生。蒋玉敏看到眼里疼在心上,她一次次找这个老姐妹谈心,有时候她就住在老姐妹家里,可是,丧子之痛让这位老姐妹绝望了。蒋玉敏突然想到这位老姐妹特别喜欢唱歌,也许舞蹈会打开她的心扉。于是,蒋玉敏和舞蹈队的队员商量了一个办法,为这位伤心的母亲量身编一个舞蹈,让她自己用歌唱的形式在大家的伴舞中诉说对儿子的思念。利用话外音,模拟儿子的口气,让她走出悲痛,快乐起来。这次伴舞,蒋玉敏也在其中,后来,她还多次为这位老姐妹伴舞。舞蹈编成了,果然奏效。当这个带着儿子对母亲的嘱托的舞蹈展现在观众面前时,观众沸腾了,这位母亲感动了,她抱着蒋玉敏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擦干眼泪,表示一定要好好活着,不辜负姐妹们的一片苦心。如今,这位妈妈还活跃在舞蹈队中,成为一名骨干力量。
蒋玉敏在金秋俱乐部老年网校辅导班的舞蹈课上认真授课。
蒋玉敏自编自然舞蹈100多部,带领姐妹们从街头巷尾走上省级、国家级大舞台。上百次的演出,座无虚席,舞蹈《前门情思大碗茶》成为俱乐部保留节目,舞蹈《开门红》一舞多年,曾多次被其他单位借用,舞蹈《张灯结彩》火爆热烈,每每都是压轴戏或开场舞。这些舞蹈的编排,是蒋玉敏童子功的再现,也是她对社会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与夕阳共浴共乐的真实写照。
2023年8月8日,蒋玉敏组建了金秋俱乐部网校舞蹈班,每周二雷打不动坚持授课,而且是免学费的。如果天气不好,她就在线上辅导,天气好了,就到江北活动中心授课。她的宗旨是:玩得开心,玩出健康,做新时代新版老人。班里的学生,大多是70来岁,最小的几个也都超过了50岁。她每年编四至六个舞蹈,她们的舞蹈《卷竹帘》《月满西楼》《家乡美》《我祝祖国三杯酒》等在多个场合演出,好评如潮。
庆祝金秋俱乐部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上,蒋玉敏参加了时尚奶奶走秀队表演的模特走秀,这张照片是她们其中几名演员在演出结束后合影留念,蒋玉敏在中间。
2024年的8月8日是金秋俱乐部创建20周年,在庆祝大会上,蒋玉敏带领她的学生献上了她亲自编排的古典舞蹈《国韵》,作为庆典的开场舞,舞蹈美轮美奂,一下子就把庆典推向了高潮。
模特走秀《千古一醉》是她参与且编排的压轴大戏,这支古稀和耄耋之年的模特队各个气质高贵而典雅。他们的每一个姿态和表情,都透露出皇家般的气息,在舞台上,宛如一排优雅的公主,为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蒋玉敏指导的金秋俱乐部网校舞蹈班的学员们在庆祝金秋俱乐部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上表演舞蹈《国运》。
光阴似箭,岁月荏苒,如今,老两口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但是,他们不服老,生活滋润着呢。五个孩子虽然都在外地,却时时刻刻惦念他们,都抢着让他俩到身边去。孙英奇说,外面再好,也不如油田活动中心好,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和老友们打打球,跳跳舞,侃个大山,那才是我要的生活。
蒋玉敏也说,一个人如果碌碌无为的只为一个小家活着,虚度光阴,即使活到一百岁,又有什么价值呢?
是啊,两个老人是有追求的,他们追求人生的价值,他们有格局,自己活着,就是为了别人活得更好,两个老人无私奉献,他们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大油田,献给了他们热爱着的这片沃土!
青春如夏花般的绚丽,迟暮如秋果般的甘甜!
作者简介
吴玉梅,网名,天涯孤旅。五十年代生人,插过队,下过乡,退休教师。酷爱文字,参加多个业余文学组织,小有建树,出版个人散文集《梅雨声声》,编撰教材多本多种。秋之韵文学社社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汉字研究会会员。
摄影 张晓彦、金秋俱乐部其他会员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松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王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