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岗长歌/陈长虹
A
当章华台奢华的贝壳路
在龙湾遗址
裂开第一道雷鸣电闪
2500岁的楚灵王
从沉睡中惊醒
砰砰叩响王宫的青铜门环
一口咬住荆风楚韵的喉管
三闾大夫屈原遭谗被放
依依不舍挑开王城纪南东门的门闩
悲愤滚烫的热泪烧开了龙门河
岸边蒹葭苍苍
哭成汨罗的颗颗香粽
《离骚》《问天》《九章》
一叶扁舟
顺着夏水漂泊而来
过古井口
弯塔市驿
洗尘濯缨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路漫漫其修远兮
上下求索的决心千古绝唱
锈迹斑斑的方乐寺钟声与木鱼交响
绕过牛难渡硕果仅存的
一小段丰流河遗埂
从白鹭湖的芦苇荡里
打捞3000先烈的骨殖
是他们用伤痕累累的脊梁
托起百丈高岗
每一块夯土
都渗透着古云梦泽
白鹭湖湖底苦涩的盐巴
—那些未曾被煌煌史书风干的血汗
B
荻场河沙岗老街
青石板封铅的青铜编钟与宋瓷明罐
每一道裂纹都通向
1928年1月23日正月初一
手持梭镖长矛大刀鸟铳火把的
年关暴动游行队伍
红旗猎猎浩浩荡荡
陈香波彭之玉气宇轩昂
高举的火把焚烧了臭名昭著的“三害”—
国民党水警队
官办盐卡
和大地主朱敬亭的鸦片馆
惊天动地的呐喊声
吵昏了土地巷沉睡数百年不醒的许娘娘
冲天烈焰照亮红军街
也照亮薛家巷
一路熊熊舔舐,急风骤雨般
掠过侯家垸会真观高高的琉璃瓦当
新长出的苏维埃纤纤菌丝
从此孵化出
周老嘴瞿家湾
星星之火燎原湘鄂西和荆江两岸
此刻贺龙带着他的小兄弟贺彪
那个后来做了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
亦是伟人小平儿女亲家的乡间小郎中
傲骄的站在接龙桥上
他捋捋神采飞扬的胡须
叼着他的标志性大烟斗
惬意地吞吐着三岔河土烟丝
燃成的缕缕香烟袅袅婷婷经久不散
C
赤色的经纬在丰流河里捕鱼撒网
渔夫船头的俏鸬鹚脖颈伸得老长
浪里黑条卖力地上蹿下跳
丝网从贺家湾牛难渡绵延到
芦荻摇曳的五岔河洲子
我的夹河上
一路直下王观头
军王台
白莒垸
白鹭湖
洪湖湾
陈书桂(电影《洪湖赤卫队》韩英原型)
生下羸弱可怜的小鄂西
在黄金渊下
埋藏了1930年的手榴弹
血染的锈斑绽放成
段德昌周逸群邓中夏柳直荀墓碑旁
蓬蓬勃勃盛开的
百日草野雏菊勿忘我和格桑
有人听见荻场河的船歌声声悠扬
被省道S354周马线
碾成一滩黏乎乎的柏油沥青
胶住了温家埠中白渠的闸挡
外婆家的老屋嘴
居然衔着一枚未曾嚼碎的
三千岁楚国方言
在荆台的潮汐里
反刍着
从躲水高台上漂来的片片楚辞残章
D
屈子的佩剑是故土的洛阳铲
白莒垸的棉花稻子地
长出楚国青铜编钟的道道裂纹
考古队员手中的毛刷刷
把万历年间的古石剅刷得铮亮
那排水管道中
两千年前的依旧涛声
正与平整土地的挖掘机
就赔偿事宜拉锯谈判
而贺龙当年的枪声
和着白鹭湖游击队的草鞋板
早已凝固成了五岔河底淤泥中
一枚怎么也不肯浮上来的麻月亮
唯有陈香波彭之玉贺彪的纪念馆
静静守望在家乡的村委会
默默地述说着曾经铁马金戈殊死鏖战
殊不知荆台观的荆台遗址之上
有人正在用苹果手机扫描着二维码
企图解锁楚王摩斯密码加密的机关
窥探楚昭王
如何面对同父异母兄弟
司马子祺和子西的直谏与谲谏
还想搞清楚荆南节度使高季兴
为何执意要重修此观
以供“荆台隐士”梁震隐居终身
—清风万古凛荆台
恰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E
省道S354周马线横穿过沙岗
与国道G234交汇于渊拐上
一不小心,压碎了
楚灵王贝壳路上的陶陶罐罐
陶片破裂的图影中
烈士陵园扩建工地的大吊车
正忙着把章华台和楚灵王
一并折叠进宽大的集装箱
沙岗的红色基因与楚式鬲簋的基因链
螺旋升腾在红军街洋房子高高的马头墙
挖掘机掘出的星星磷火
点燃了丰流河五岔河两岸
还有白鹭湖每个角落的LED灯光
沙岗的夜啊
霓虹闪烁
卓然超群
美轮美奂
F
可惜我慈祥的老父亲却已作古十年
半个世纪前怜爱坐骑的他
常常经年累月驮着他心爱的
二八重型溜机动绿邮车和邮包
在故乡的每一个旮旮旯旯匍匐前行
脚下的路总是灰尘仆仆稀泥烂浆
他心甘情愿做着一名任劳任怨的
湖乡邮差鸿雁传书数十载
而如今这一切已然地覆天翻
新农村建设的滚滚浪潮
早已将宽阔的水泥马路村村通畅
富裕起来的乡民们急不可耐地
把祖祖辈辈栖居的低矮破旧的茅草屋
换成了现代小洋房
整齐划一的村舍鳞次栉比排到天际上
昔日走亲访友全靠11路步干
如今已被各式各样
挂着五花八门车牌的小轿车置换
一派富足美满安宁祥和的温馨生活
荡漾在脸上
宛如家门前田田荷塘中盛开的粉菡萏
只是外婆不知疲倦的老纺车
依旧还在日日夜夜吱吱呀呀地转
纺出一匹硕大无比的七彩长缎
织成一条宏伟的国道 G234
亘古以降啊从不敢想象
一头牵着北疆河北兴隆
一端拽着南国广东阳江
捎带我鸡鸣三县的故土小镇沙岗
和龙湾楚灵王章华台一道
坚定不移地实践着相同的中国梦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砥砺前行
奋发图强
2025年情人节草就于荆州古城
作者 陈长虹:湖北荆州人,1963年生,退休前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寿险高级核赔师。年轻时做过文学梦,兴之所至,偶尔落笔。曾在《作家联盟》、《当代文艺》、《作家美文》、《文学沙龙》、《当代作家联盟》、《名家名人典藏》、《神州散文诗》、《首都文学》、《世界诗歌联合总会》、《世界名人会》、《荆州记忆》等多家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