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春
蒙世清(云南昭通)
春。
丽景,佳辰。
花似锦,草如茵。
莺歌燕舞,柳绿桃芬。
花开衣锦色,江暖有涛云。
山水绿诗世界,瓦墙红画乾坤。
岁月悠悠心自渡,农耕默默意常纯。




《一七令·春》是云南昭通诗人蒙世清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词作。以下是对该词的详细赏析:
一、整体感受
这首词以“春”为核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全词语言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二、逐句赏析
春。丽景,佳辰。
开篇直接点题,以“春”为引领,接着用“丽景”和“佳辰”两个词概括了春天的美好时光和景色。简洁明了,直接点明了春天的特点。
花似锦,草如茵。
这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花朵繁茂如锦,草地柔软如茵的景象。用“似锦”和“如茵”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色彩和质感。
莺歌燕舞,柳绿桃芬。
这两句通过描绘春天的鸟鸣和植物,进一步烘托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莺歌燕舞,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鸟鸣声声,柳绿桃芬则展现了春天的植物繁茂。
花开衣锦色,江暖有涛云。
这两句继续以春天的花朵和江水为描绘对象,用“衣锦色”形容花朵的鲜艳,用“涛云”形容江水的波澜和云彩的映衬,进一步丰富了春天的画面。
山水绿诗世界,瓦墙红画乾坤。
这两句将春天的景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用“山水绿”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用“瓦墙红”形容人文景观的温馨和生机。同时,“诗世界”和“画乾坤”两个词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岁月悠悠心自渡,农耕默默意常纯。
结尾两句以时间和农耕为引领,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岁月悠悠,人心自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态度;农耕默默,意常纯,则展现了农民勤劳朴实、默默耕耘的精神。
三、艺术特色
意象丰富:全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如花朵、草地、莺歌、燕舞、柳树、桃花、江水等,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语言优美:全词语言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诗意和韵律感。
情感真挚:全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农耕生活的赞美,情感真挚动人。
四、总结
《一七令·春》是一首充满诗意和韵律感的词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活力。全词语言优美,节奏明快,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