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散文·消散年味
文/曹赟(河南)
年,这个承载着无数中国人深厚情感的节日,总是在人们紧锣密鼓的疯狂购物中悄然而至。商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琳琅满目的年货堆满货架,每一处都洋溢着即将迎来新春的喜悦。那热闹的场景,如同一场大自然的盛宴,短暂而狂热,让人沉醉其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然而,当这狂欢的浪潮退去,年又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匆匆度过,如同一场盛大的宴会,热闹非凡却又转瞬即逝,只留下淡淡的余香和无尽的回味。
过年的的红灯笼,曾照亮了无数个夜晚,那五彩斑斓的光芒如同梦幻般的画卷,如今却渐渐暗淡。街道上,曾经灯火辉煌,如今只剩下零星几盏灯笼在风中摇曳,它们的光芒似乎也随着年的离去而失去了往日的活力。那些灯笼,像是夜的守望者,默默诉说着年的故事,它们的影子在地上拉长,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礼花鞭炮的余音,在夜空中轻轻颤抖,最终消散在无垠的星空之中,只留下一抹淡淡的硝烟味,那是年的味道,也是离别的味道。
门楣上的春联,字迹依然清晰,但那纸张的光泽已悄然减退,仿佛岁月在它们身上刻下了痕迹。春联上的祝福,如同年的味道,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消散,只留下一抹淡淡的回忆。那些祝福,曾是那么真切而温暖,如今却只能在记忆中盘旋,成为往昔的温馨片段。团圆饭的盘子里,曾经盛满了美味佳肴,家人围炉斟酒,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屋子。然而,当大年初一的晨曦洒满大地,那份热闹与温馨也随之而去,只留下空荡荡的餐桌和满室的寂静。
年后余韵,悠长而缠绵,仿佛有万种不舍萦绕心头。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该上班的上班,该别离的别离。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踏上远走他乡的路途,挣钱成了他们心中最沉重的负担。白发苍苍的老娘站在门口,目光中充满了无尽的期盼与不舍;年轻的妻子牵着年幼的孩子,泪光盈盈地目送远去的拼车,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她们期盼着下一个春节的团圆,期盼着那份久违的温暖与亲情。
“不哭不哭,你爸爸过年又回来了。”奶奶哄着小孙孙,试图用温暖的话语抚平他心中的离愁别绪,“咱们还上公园玩!”不远处,体育公园里,舞狮、旱船、秧歌、锣鼓曲儿正分别进行着最后一场的精彩表演。那热闹非凡的场景,仿佛是在为年的离去做最后的告别。观众们依依不舍的目光,如同在挽留那份即将逝去的欢乐与祥和,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舍与眷恋。
中心文化广场上,曲剧的美韵在空中回旋,悠扬动听,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愁。那哀愁,是对年的不舍,是对团圆的渴望。消散年味,不仅仅是节日氛围的淡去,更是人们心中那份对团圆的渴望与不舍。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或许无法阻挡年的离去,但我们可以珍惜每一次团圆的时光,将那份温暖与亲情深深刻在心底。
消散年味,是岁月的流转,是生活的必然。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对家的思念、对亲情的渴望,始终如一。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初心,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机会,让那份消散年味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温暖与力量。
2025.02.16
文/曹赟
编辑/王孝付


作者简介:曹赟,男,汉族,1968.07.15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越战时荣立二等功,因战五级伤残军人,公务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河南省楹联协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协会会员。半朵文体网专栏作家。国风河南诗社社长。青年文学家豫宛诗社社长。经典文坛网九州文学会南阳分网主席。龙凤文学院分院长。作品在多家报刊、杂志、网络平台上发表。作品屡屡在征稿大赛中获奖。联系地址:河南省淅川县龙城街道小街社区建明超市。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