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间的元宵绮梦》
李绵玉/随笔
正月十五的夜色,似轻柔锦袍,温柔包裹着鹿乡。欢腾祥和丝丝融入,空气里满是节日温馨。满月如凝脂白玉盘,悠悠从东山探出。清辉似牛乳般皎洁明亮,给万物蒙上梦幻薄纱。
路旁与南照山下,万千彩灯高悬,仿若繁星坠落,造就“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美。LED灯花于枝头如灵动精灵肆意舞动,交织出奇幻世界。绕盈河畔,灯火辉煌,光芒似涌动春潮,流淌着美好与希望,每一瞥光影都低吟着岁月变迁与今朝繁华。
是夜,人们阖家围坐,共享元宵,在甜蜜中倾诉团圆。“煮一壶月光,融化岁月风霜;吃一碗元宵,愿生活圆圆满满。”质朴话语,满含对生活的真挚期许。
“千里明月寄相思,花好月圆共婵娟。”月光如水,人们欢声笑语似跳跃音符,奏响幸福吉祥的美妙乐章。月上柳梢,春风轻拂,万物渐醒。河边柳枝如羞涩少女,已然微软萌动,孕育着春之梦。那是生命律动,希望曙光。
元宵闹花灯,这古老传统如穿越时空的长河,承载无数动人故事与岁月记忆。如今,大街小巷红灯笼高挂,洋溢吉祥如意。树上七彩灯光似夜空调皮星星,光芒交相辉映,美轮美奂。这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科技发展的璀璨硕果。亮化工程如神奇画笔,在夜空绘出绚丽画卷。灯光与冰雪映照,晶莹剔透、五彩斑斓,令人如痴如醉。
夜幕降临,在“15、16走百病,祛病魔”的传统氛围中,“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盛景拉开帷幕。东丰县华远烟花爆竹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为丰城人民献上了别开生面的烟花焰火晚会。烟花似流星划破夜空,鸣响闪烁,礼花争奇斗艳、腾空而起。有的如五彩祥云,轻盈飘浮。有的似火龙钻天,气势磅礴。奏响春之激昂序曲。更有似娇艳鲜花绽放,勾勒出“2025”字样的独特烟火,为夜空添彩。人们齐聚广场和大河两岸,仰望绚烂天空,眼中满是惊叹喜悦,心花随烟花绽放。有的儿童还拿着手摇花,也在不同的地方点燃。真的是鹿乡无处不飞花,连绵不断。烟花虽转瞬即逝,却如生活中美好瞬间,令人铭记回味。华远人的无私奉献,让大街人头攒动,居民倾城而出,沉浸在欢乐海洋。
望着眼前绚烂烟花,思绪飘回遥远童年。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初立,百废待兴,物资匮乏。农村无电,夜晚唯有煤油灯如豆微光,勉强照亮。元宵节,人们就地取材,用冰雕琢冰灯,折射梦幻光芒,宛如天然艺术品。用高粱杆扎灯笼,贴上红纸红布,放入蜡烛,便成孩子心头宝。还有罐头瓶装蜡烛,小孩们拎着走街串巷,攀比谁的灯笼漂亮。清脆笑声驱散黑暗。父母在路边堆放稻谷壳与煤油搅拌的路灯,依次点燃,星星火光似蜿蜒火龙、绚丽彩虹,连接邻里情谊。在物资匮乏的岁月,成为童年珍贵回忆。那时,秧歌队、踩高跷等活动热闹非凡,为节日增添不少欢乐。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的印迹,年味不同,各有亮点。
如今元宵节,传承团圆内涵,形式更为多彩。物质丰富、科技发展,让元宵文化生活从线下拓展到线上,特色活动目不暇接。无人机于夜空翩翩起舞,拍攝着人间美好时刻,让人们尽享幸福生活。
在皎洁月光沐浴下,我们享受元宵美好,编织未来梦想。岁月悠悠,传统节日如坚韧纽带,连接过去与现在,让我们在传承发展中,感受生活美好与生命力量,更深刻领悟其在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将这份美好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