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栽前春花几木?别君去兮又年年 1257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苍水春寒,溪冰漫迁,日没霞浦,暮风萧烟。云高望断,轻雷惊眠,东风绕岭,南燕未翩。庭栽前春花几木?曾引数蜂逐桃源,漫瞰结雨百英落,别君去兮又年年。上天降大命,附苦磨其心,阴阳太极画,道然本无亲,此理若无达,天地何比邻?驰骋于疆原旷野,半世彷徨待春光,振翮于山巅之高,俯仰万物灵芳,大千了然于胸,熙攘绘卷于掌,清风纳爽,松翠浮窗,迷离故去,来去茫茫,万载无尽,踏马风霜。“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人间世态,万花筒扬,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远亲帮。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君子之行,既要静以修身,又要俭以养德,人长自励,“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尘埃落定,草径犹黄,朦情飘飘,路蜿绵长。城春锁百泉,风清人自闲,星空月无语,启牖天下观。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长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不屈不挠,生命之求是什么?源于天地外美而通达万物内理,这就是《大学》之道,此谓“明明德”也。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求道、达理、养德、为义、行礼,五者乃古今圣贤终生之求索。道者,万物之归属;理者,灵犀之臬用;德者,生命之涵藏;义者,为事之行为;礼者,自由之距离。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每增加一份人生拼搏,就会看到新的宇宙高度。其实,从简朴走向奢侈的过程就是从自由民走向奴隶的过程。蓦然反观,我们一生真正的衣食需用并不多,福享当简。从童年之梦,到少年之歌,从青年之诗,到中年之惑,到老年之舍,到暮年之落,我们终生收藏的所有财富,若无天下共享之心,最终都将成为生命修行的累赘,万物生灭,唯道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