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后燕苻训英受到皇帝特殊宠爱
作者:李铁
苻训英是十六国时期后燕昭文帝慕容熙的皇后。无论做什么,慕容熙对她都言听计从。苻训英的父亲是前秦皇帝苻坚表弟,肥水之战后,由于前秦衰落,其他游牧民族政权逐渐兴起。后燕慕容垂去攻打苻谟,苻谟审时度势,就投降了后燕。后来,慕容垂的儿子慕容熙纳苻谟的两个女儿为妃,他封妹妹苻训英为贵嫔,姐姐苻娀娥为贵人。他对这姐妹很是宠爱,每天和她们混在一起,这让其他嫔妃非常嫉妒,帮助慕容熙继承大位的丁太后恼羞成怒,甚至诅咒他,策划把他废黜,改立章武公慕容渊为帝。
慕容熙得知此事非常愤怒,逼迫丁太后自杀。丁太后死后,慕容熙马上就立了苻训英为皇后。元兴四年(404年)苻训英的姐姐苻娀娥去世后,慕容熙更加宠爱苻训英。苻训英喜好游玩打猎,她往北去了白鹿山(今内蒙古通辽),往东去青岭(位于辽宁朝阳),往南到沧海(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此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百姓为此困苦不堪,在这个过程中,先后有5000多士卒被豺狼咬死或被冻死。但慕容熙完全听从她,从不反对阻止。义熙元年(405年),高句丽侵犯后燕,杀死掠夺了100多人。
于是,后燕开展报复行动,慕容熙亲自带兵攻打高句丽本土一座城池,让苻训英跟随,在即将攻下城墙的时候,慕容熙命令手下将士:“不得登城,等到把城墙铲为平地,我跟皇后一同坐车进城。”攻势一缓,城中高句丽部队有了喘息机会,他们立即加强了防备工事,后燕就始终无法攻下了。适逢天气不好,下了大雪,很多后燕士兵被冻死,慕容熙只好率兵返回。义熙二年(406年),慕容熙和苻训英去袭击契丹,抵达后,慕容熙有点害怕契丹军队,准备返回,苻训英想看打仗,死活不回去,他就率军绕行3000多里,改为袭击高句丽的木底城。当时,部队的所有兵马又累又冷,为了行军更快些,慕容熙下令放弃笨重的军用物资,轻装前进,结果,根本攻不下木底城,伤亡特别大,士兵死掉的一个挨着一个,于是他们被迫返回龙城(辽宁朝阳)。
义熙三年(407年),慕容熙为苻训英兴建承华殿,那里没有土,他就下令从龙成北门外把土运来,使龙成土的价格飞速上涨,后来竟与粮食的价格一样了。有一年,在盛夏的时候,苻训英突然想吃冻鱼,隆冬季节她又忽然要生地黄,对于这些反季节的要求,慕容熙一律照办,他命令主管官吏必须想办法弄到,弄不到就把当事人杀掉。义熙三年(407年)四月,苻训英去世了,慕容熙捶胸顿足,就像死了父母一样悲伤号哭,竟哭得昏死过去,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他还为苻训英披麻戴孝,命令文武百官集体举哀痛哭,并让人一个个检查,哭的人有眼泪就是忠孝,没有眼泪的就要治罪。大臣臣们都特别恐惧,为了装相,全都含着辛辣的东西,刺激自己落泪。
高阳王慕容隆的王妃张氏是慕容熙的嫂子,慕容熙打算用她来为苻训英殉葬,就拆开张氏特地缝制的丧鞋,发现里面有不好的毛毡,于是就借口赐死了张氏。慕容熙把苻训英安葬在徽平陵,因送葬的车驾太高太大,无法出城门,他于是命人拆毁北门,这才让送葬的陵车出去。
当时,慕容熙披散头发,光着双脚,一路哭号,跟着苻训英的灵柩步行走了20多里。由于慕容熙民心尽丧,后来城里的士卒百姓发动了叛乱。
拥立惠懿帝慕容云(高云),而慕容熙兵败被擒杀。义熙四年(408年),慕容云将慕容熙与苻训英合葬于徽平陵。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