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木的作品
☘️《 心 态 》
风暴在玻璃表面碎裂成末
潮水退去时
我依然是那只保持螺旋的贝壳
季节从枝头纷纷脱落
候鸟掠过指缝迁徙
它们的影子却永远钉在
同一块鹅卵石上
齿轮转动第八千个昼夜
钟摆依然啃食着相同的节奏
沙漏悬浮于
某个永恒的直角
苔藓覆盖了每一圈年轮
而纹路依然清晰
像古井深处锈蚀的锚
像山脉在褶皱里
始终保持着棱角
❊ ❊ ❊ ❊ ❊ ❊
🌹【吉特赏析】
《心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元素与物象,如风暴、潮水、贝壳、季节、候鸟等,构建出一个超脱时间的静态世界。通过这些意象的交错与对比,展现了万物虽经变迁但仍保持本质的主题。诗中“齿轮转动八千昼夜”、“钟摆啃食相同节奏”等句,生动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与个体恒定不变的坚韧。语言凝练,意象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的静谧美与哲理意味。诗作意境悠远,引人深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与时间流转的深刻洞察。
🔸🔸🔸🔸🔸🔸🔸🔸🔸
🔸🔸🔸🔸🔸🔸🔸🔸🔸
天木的作品
☘️《 兼 修 》
露珠在叶脉间练习隐身术
一只未完成的陶罐
把喉咙埋在麦浪深处
褪色绸缎裹住风的形状
草尖戳破黎明时
石英正在血管里结痂
陶匠的指纹爬过裂缝
将碎瓷片种进黑夜
直到所有缺口长出蛾子的复眼
根系在琥珀中练习倒立
沉淀物悬于瓶口
以哑光的姿态漫游
❊ ❊ ❊ ❊ ❊ ❊
🌹【吉特赏析】
《兼修》描绘了一幅充满意象与隐喻的画面。诗中,“露珠在叶脉间练习隐身术”开篇即引人入胜,构建了一个细腻而神秘的氛围。随后,“未完成的陶罐”作为核心意象,串联起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描述,如“褪色绸缎裹住风的形状”、“石英正在血管里结痂”,展现出生命力与自然界的交织。陶匠的指纹与碎瓷片的意象,则隐喻了创造与破坏、修复与重生的循环。全诗以“沉淀物悬于瓶口/以哑光的姿态漫游”作结,留下无限遐想,让读者在诗意的漫游中感受到生命的微妙与深邃。诗作意境深远,语言精炼,值得细细品味。
🔸🔸🔸🔸🔸🔸🔸🔸🔸
🔸🔸🔸🔸🔸🔸🔸🔸🔸
天木的作品
☘️《 轨 迹 》
锈蚀的钟表在海底发芽
铜绿爬上玻璃穹顶
每一粒石英都在重演创世时的爆裂
沙漏倒悬于冰川断面
冰棱垂落折射出
所有候鸟迁徙的数学公式
齿轮咬碎年轮时
有人拾起松果的螺旋方程
苔藓正在石阶上解构牛顿定律
当所有熄灭的灯芯
都成为银河的星轨
腐烂的果核依然遵循着
体内膨胀的宇宙常数
❊ ❊ ❊ ❊ ❊ ❊
🌹【吉特赏析】
《轨迹》一诗以奇幻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奥秘。锈蚀的钟表、铜绿的穹顶等细节描绘出岁月的痕迹,而沙漏倒悬、候鸟迁徙等则寓含时间的不可逆与自然界的规律。诗中融合科学元素与哲学思考,如松果的螺旋、牛顿定律的解构,以及灯芯化为星轨的想象,巧妙地表达了万物皆循轨而行的主题。语言凝练,意境悠远,引人深思。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