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集
字幕1980年(淡去)
158经过丁马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取得了空前绝后的大丰收。
159田野中玉米、谷子、高粱、大豆,丰收在望,长势喜人。一望无际的棉花,白生生的,开始吐絮。
160即将进入而立之年的魏保领走在乡间小路上,苦辣酸甜一起涌上心头。
161望着即将成熟的庄稼,他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往事如烟,历历在目。
162村里的学校历史悠久,是孕育红色文化的摇篮,革命前辈李光斗、李学智、李学礼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163尤其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丁马庄小学为了播撒革命火种,传递抗战情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64但是由于年久失修,再加上文革期间,学校停办,长期无人居住。房屋摇摇欲坠,破败不堪。因为村里贫穷,一直没有来得及修缮。
165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读书,夏天风雨交加,烈日炎炎,酷暑难捱。冬季冷的像冰窖。那种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166魏保领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下决心一定要重新修改学校,让孩子们坐在温馨是舒适的教室里读书,学习。
167更让他揪心的事就是许多村民承包了责任田,家里人手不够用,把正在上学的孩子拉下来,帮着干活。尤其是村里的二把式,竟然要让儿子退学和自己学吹鼓手。
魏保领:二弟呀,你这个想法根本就行不通。孩子才多大呀?十岁,不上学能干啥?干活没力气。搬砖和泥,工地上不要。以后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时代。没有知识,到哪儿都吃不开。
二把式: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孩子娘死的早,里里外外就靠俺一个人。三个孩子十几亩地,俺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啊?
魏保领:兄弟呀,我知道您的难处。犁地浇水、过麦收秋,忙不过来了,您吱一声。喊谁过来,都会给您帮忙的。不管怎么说,孩子上学是大事,念不好书,就是睁眼瞎。没有文化,以后连媳妇都找不到。
二把式;俺考虑好啦,不让老大上了,跟俺学吹唢呐,谁家有红白喜事,加入草台班子。
魏保领:二弟呀,叫我说你傻好呢?你会吹两个曲子就了不起了,外行感觉不出啥来,人家专业的一听就知道您吹得百嘛不叫。人家吹拉弹唱都会识谱,你是照猫画虎,比着葫芦画瓢,自个瞎琢磨得的。教孩子跟着你学,以后非糟践了不可。依我说,让孩子好好上学,靠国家正规的音乐专科学校。
168某天夜晚,大队部灯火通明。魏保领正在开会,他神情庄重,严肃。
魏保领;今天,我走访了几个农户,现在土地承包到户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富裕,手里有了零花钱,囤里有了余粮。可是学校里读书的孩子越来越上。为什么呢?往年大集体,青壮年下地干活。老人在家纺线织布,洗衣做饭。孩子们没事可干。不上学怎么着?现在,日子过好了,娃们反而不上学了,帮着家人拔草喂猪,撒种施肥。照这么下去,孩子们还有什么出息头?
支委甲;保领哥说的对。孩子不上学就是不行。可是咱村的学校破破烂烂,透风撒气的。夏天热而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窖。那房子实在太危险了,砖都碱透了。如果赶上下暴雨,不出生命危险才怪呢。
支委乙;好像河北石家庄那边,村里学校房梁折了,砸伤好几个孩子。好多家长坐在大队门口闹,连公安都出动了。
魏保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想让孩子好好读书,必须彻底改变教学环境。就是头拱地,也得翻盖学校,让每个孩子能上学,让每个家长都能放心。
支委丙:话是这么说,重新翻盖学校,砖瓦木料,沙子洋灰,不花钱?雇请工匠不花钱?这笔开支从哪来?咱们刚过上几天舒心日子,不能因为修盖学校,再回到解放前吧?
李学勤:就是砸锅卖铁,也得教孩子读书。没有钱,我们挨门挨户的拼凑,出工出力,我们尽义务,一分钱不要,木工瓦工,大工小工有一个算一个。我们村里谁家没有上学的孩子?我先拿二百。我给你大叔写信,叫他发动在外工作的战友,同乡,叫他们都出一把力。钱再不够,我找公社书记。
魏保领;二叔,您别激动,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车到山前必有路。为了孩子们都能上学,咱们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明天开个群众会,叫老少爷儿们都知道这个事。
169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村上的高音喇叭就开始响了起来。
魏保领;广大社员注意啦;今天上午,咱们在大队部开个会,商量重修学校的事,每家出个当家人,都来开会。
170伴随着初升旭日,袅袅炊烟在各家烟囱上缭绕。
171父老乡亲扛着板凳,搬着马扎,陆陆续续来到大队部。
172院子里熙熙攘攘,人们七嘴八舌,在讨论这会议内容。
173男人们抽起了旱烟,有身份的,在外边混事的嘴巴上叼着卷烟。妇女们有的牵着娃娃,有的纳鞋底,缠穗子,窃窃私语,品头论足。
支委乙:老少爷儿们,别吵吵啦。开会啦。下面请丁马庄党支部副书记魏保领同志讲话。大伙呱唧呱唧。
村民;人家保领书讲话,你跟着凑啥热闹?找个地方凉快凉快去。
支委甲;这是公共场合,我们要尊重领导。
魏保领;大伙静一静,我说个事。前几天我去各家各户转了转,究竟为啥孩子们都不愿意上学了?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是,刚分开地,活忙了,事多了。把孩子拉下来当个帮手。老少爷们想一想;孩子这么小,能帮着家里干啥?推不动车,拉不动耧。个子还没有拖拉机高。不念书怎么能行?您认为能识几个字就行了?世界大着呢?要学习的知识多着呢。政治、历史、天文、地理、自然、科学,以后哪一门学问都离不开。不认字就寸步难行。坐车不知道去哪儿买票,当个工人看不懂图纸,不会操作机床。当农民不知道每亩地施多少化肥。地里庄稼生了虫子不知道怎么防治,这有多可怕呀?其实哪个孩子们都想读书,就是做爹娘的目光短浅,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利益。认为孩子不念书就给家里少挣钱。其实你们想错了,念不好书,就会影响孩子一辈子。不想教孩子念书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学校教室危险,怕孩子们出事。这个问题,我们支部想到了。大队部留一间办公,其余的教孩子们读书。咱们大伙出一部分。公社出一部分,在外工作的捐助一部分,立即翻盖校园。彻底改善教学环境,要让村里的孩子们都能上起学。从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不出村。
村民;保领说得对,孩子们不不能不念书。我支持修学校,我出一百。
村民乙;我出贰佰。
村民丙:俺家的钱不宽裕,我出工,我是木匠,为学校做门窗,砍房架子。
村民丁:我本想攒钱盖房,给儿子娶媳妇。为了支持该学校,我把砖瓦木料都捐给学校。
魏保领:谢谢谢谢,我代表党支部谢谢乡亲们。
175社员们群情激奋,为了办学校出钱出物,踊跃参与。大队部成了欢乐的海洋。
【第五集完】
袁国芳;女汉族,山东烟台市人,喜欢文学创作。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企业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