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世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源自佛教经典《涅槃经·梵行品》,讲述了广额屠夫的故事。广额屠夫每日杀羊,但在见到舍利弗后,他接受了八戒,最终在命终之后成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这个典故讲述的含义是,从善良的心开始,放下杀业、改过自新,便能够成就佛道,而非马上就成佛。放下屠刀是善良,是觉醒的开端,在后续的修持过程中,逐步修成正果,便可通往佛道直至成佛。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更好的自己,希望拥有健康、智慧、机遇、好运、快乐和财富……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对善良对生命能量的提升与经营。
善良分布是:身体气血能量、灵魂意识能量、穿戴仪容能量、布施输出能量、道场布局能量、商业服务能量……
“与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与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虽然这句话并非直接出自《道德经》,但它所蕴含的道德哲理与《道德经》中的思想不谋而合。
《道德经》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来阐述善恶与福祸的关系,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告诉我们,祸与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阴阳消长,互相平衡,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方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善行与恶行的后果。行善之人,如同春天的小草,虽然每天看不出明显的生长,但实际在日积月累中茁壮成长。而作恶之人,则如同磨刀石,虽然表面看似无损耗,但实际上每天都在被磨损,其内在价值和福报也在逐渐消耗。
总的来说,这句话鼓励人们秉持善念,多做善事,因为善行能为自己积累福报,远离祸患,并为社会带来真正正能量与和谐。
“心存善念”的诠释:文化再高,也高不过善良,容貌再美,也美不过良心,才华再好,好不过品德。做人其实很简单,你对我好,我就会对你更好,人心换人心,善良不代表傻,厚道不代表笨,人这一辈子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真诚和善良,他人的信任,他人的支持,是用钱也买不到的人格魅力。不要嫌弃一直陪着你的人,也别陪着一直嫌弃你的人。朝着太阳生长,做一个不卑不亢清澈温柔善良的人!
人生中,把在乎留给珍惜你的人,把善良留给懂得感恩的人,把真心留给懂得的人……幸福就会永远相随。
作者简介:
杨世荣,(字,文溢)。男,汉族,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人,爱好文学……
现就读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