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543》「飘舞的剑」(7488辑)

晨间寄语
我同意一种普遍的共识:对自己好一点。
人体科学认为,人从35岁开始衰老,这里说的是开始。而到了45岁,其衰老的特征明显表现出来。如皱纹、皮肤暗淡、弹跳力差、力量减退等等。事实证明,很多国家级的运动员,30岁以后便陆续退役,便是以这些为依据。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老来不夸气力大。有个图表,人体的巅峰值往往是在30岁左右,然后,上升的弧线开始缓平下降,包括身高也在呈缓慢下降,这是人体基因决定的,也是自然规律,不承认不行。
我同时认为,人给自己适当的“苛刻”,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人到一定的年龄,已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任意随性,身体条件也受到限制。人老了,有成绩的,坐下来吃老本,条件差点,仍要精打细算。现实中,许多普通人似乎还要精神些。
我早锻炼的一个环境中,有位靠吃低保的朋友,每天都跑到跳广场舞的边上,可能因为动作差,离远点,胡乱舞动。给我的印象,虽然70多岁了,但活得很滋润的样子。后来他自己带了个功放机,自己跳。我每天早上《寄语》结束才出门,他讥笑我去得晚。确实,我到他收工。我问他,收那么早干嘛?他说来得就收得早呗。他每天离开时,像是打招呼、又像是自言自语:走啦,回去整早饭吃去。他口中的早饭,实际上是中午饭,他每天吃两餐。他老伴有时也来,但不跳,只在旁边走走、看看。
我从他身上受到启发。两老每月不到一千块钱的生活费(低保),还玩得那么潇洒自如,不在乎别人说什么,自顾自地,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找活路做的人堆里,六七十岁参加抢活干的,一样争先恐后。这病那病躺在医院里的,多是条件好的,他们说,那都是吃出来的。是呀,条件差了,就得苛刻自己,粗茶淡饭,反而健康食补。山珍海味、大肉大酒,嗨吃狠喝,反而整出事端来。
我有体会,想吃、可口、很有诱惑力的东西很多,逗得人囗水淌,真想巴不得马上吃到嘴里,不说天天顿顿吃,偶尔而为之,不是不可以。然而,忍一忍,吞吞口水,也就过去了。看起来是小事,但是习惯成自然,许多事情在自我克服克制和刻薄中,会有质的飞跃,不是吗?
新的一天,早安!
2025.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