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菜谱
安徽卫艾云
每一家的厨房,只要有母亲还在,就一定是母亲的。
王思思自从母亲去世后,就要钻进这厨房,张罗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了。“父母在,不远游”这话,时常在王思思烧饭时蹦出来,从老厨房带过来的一锅、一铲、一瓢、一碗……没有一样不是老母亲用过的。母亲还健在时,王思思曾夸下海口:“妈,等搬进新家,我给您烤好吃的蛋糕!”
拿到这新房后,为了防止甲醛,王思思特意放了半年,心想等全部布置妥当,给母亲一份惊喜,可是后来她母亲住进了医院,又想等母亲出院的时候,从医院直接接到新家。谁又料到手术非常成功的母亲会突然撒手走了,留下王思思嚎啕大哭。为乔迁准备的新衣服,她的老母亲也没来得及穿上。想做给母亲的烤箱蛋糕的愿望,也没来得及兑现……
面对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王思思时常落泪,她觉得她无从下手,她慌了神。像一个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要求自己独立进食了。可能害怕的程度比这还要厉害一点儿。
别看王思思在工作上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但是生活上,完全就是一只小菜鸟。母亲在世时,有一本四边焦黄的菜谱,每一页都像被油炝过的葱花洒在那上面,母亲用心调配的油、盐、酱、醋,写满了人生百味。
她的母亲识字不多,只上过两年学堂,就回家帮忙带弟弟了。所以这菜谱上,也会有一些奇怪的字符,王思思的孩子还常常说外婆是手账达人,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了。
王思思学着母亲的样子,穿上老母亲改造的又大又长的围裙,翻着泛黄的菜谱,恍惚间,那个戴着老花镜的老太太就在身旁。
母亲的菜谱,没有山珍海味,全部都是最平常不过的家常菜,番茄鸡蛋、炒土豆丝、红烧肉、炖鸡、蒸咸鸭黄豆……,最奢侈的可能就是红烧猪手了。那是王思思最喜欢的一道菜,从挑选猪手的方法、去猪手毛的方法、过水的时间、酱油的投放量,连哪家菜市的猪手好,什么时间段去买最便宜,母亲无不一一详细记录着,哪天在菜市遇到哪位邻居,母亲也会画个笑脸,以表示那一天她的快乐。
菜谱上,有些菜目用铅笔或钢笔画了勾,就像给学生判作业打的对勾。那些画的勾子,下笔处滑出一个起伏,又潇洒地扬起它们的长尾,带着母亲的自如和洒脱。
人们常数“字如其人”,是啊!母亲就是这样潇洒的人,不管是亲人的离世还是生活的困难,她都能镇定自若地应对好,这一点,王思思总说自叹不如。这些勾勾画画个个都是母亲这一辈子的注脚。
一次次、一页页地翻看着母亲的菜谱,王思思按着母亲的配方照做,王思思终究没能照着母亲的菜谱做出一份菜来。
王思思说自己笨,参不透母亲菜谱的“秘密”。母亲菜谱的秘密,其实,就是她这一生用勤劳的双手和迎难而上的性格注解对家人的心血和付出。
王思思把自己的思绪从对母亲的回忆拉到现实,擦擦眼泪,这一次,她想再试试,学着母亲的模样给家人做一道菜。

作者简介:卫艾云,群众文化工作者,作品发表于多家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