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章 抉择
李洪君
离校了,回家了,就是人民公社生产队的社员了。五年的初中,还在学校搞了两年大革命。18岁了,也是成人了。两年的大革命,似乎使自己长大了,似乎使自己实际的多了,对自己的人生,似乎明白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了。
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自己认为是一名好学生,学好功课以外的时间,看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活动的时间喜欢打打乒乓球。李衡还喜欢写日记,自己买了两张白纸订了个日记本,日记本的皮上写了四个字:“李衡日记”。
在离校的前后,李衡就在考虑自己的人生了:两年前,就是1966年前,那种蒙昧的理想,想当什么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社会现实证明那不是自己的人生路子,莫说找工作,连升学、当兵都是做梦。那总得生存啊!既然政治、文学、艺术不能搞,就学点技术吧,谨言慎行、老老实实靠技术吃饭总该行吧!
回家不几天,晚上的时候父亲李云济给李衡谈:“不上学了,个人有想法吗?对以后有打算吗?”
李衡说:“我也在考虑,还没考虑好。”
父亲说:“学木匠吧?”
李衡说:“给我点时间,让我看一看,想一想。”
父亲说:“就学木匠吧,在村上干一辈子木匠也不错。我给你找个师傅。”
不几天,父亲李云济就给李衡置办了锛、凿、斧、锯、刨子、尺子等这些木工的基本工具。并在村东头给李衡找了一个师傅,叫李星建,60多岁了,是李衡村上有名的好木匠。是李衡的爷爷辈,人很好。李衡只有遵父命,学木匠了。李衡除去生产队的上工,有空就到星建爷爷那里去学木匠。同时,李衡也在思考着,自己这一辈子该干什么呢?干木匠吗?
就这样,有一个月的时间,李衡给星建爷爷说:“建爷爷,我不想学木匠了。这段时间麻烦您了,对不起了!”
星建爷爷说:“怎么了,对我有意见吗?’
李衡说:“星建爷爷,不是,这一个月,您对我很上心,我很感激您。可是,我想来想去,我不想一辈子干这个。”
星建爷爷说:“你想学什么啊?”
李衡说:“我想学学电学知识和电器维修。”
建星爷爷说:“咱这里连电灯也没有啊!”
李衡说:“是啊,以后会有的。”
建星爷爷问我:“你父亲知道吗?”
李衡说:“我还没给他说。”
晚上,李衡给父亲说:“爸爸,我不学木匠了,我给星建爷爷也说了,工具我也拿回来了。”
爸爸说:“没常性。”
李衡说:“你知道的,我不是没常性。我是不想一辈子抡斧头。再说,这样的木匠技术含量太低。”
爸爸说:“那,你想好干什么了吗?”
李衡说:“想好了。学电学,学电器维修。”
爸爸说:“咱这里连电都没有,你怎么学。”
李衡说:“从基础知识入手,先从书本学,然后再寻找条件实践。”
爸爸问我:“为什么非要学电学?”
李衡说“您知道的,我的兴趣在文学上,但事实证明,这条路不能走。我看到列宁有一句话:‘苏维埃制度加电气化等于共产主义。’电气化是发展方向。城市都用上电了,农村还会很远吗?我先学着,会有用的。”
爸爸说;“要有常性。”
李衡说:“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