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到,那感觉就像天庭把神仙们都打包快递到人间来一样,各路神仙齐聚,准备美滋滋地享受这一年里最集中的人间香火供奉。
而在早年间,大年初一“烧懒香”这独特又有趣的习俗,更是给这小山村热闹的春节加了不少欢乐料,就像给香喷喷的饺子多撒了一把鲜美的调料。
初一凌晨,整个世界还睡得呼呼的,像个大懒虫。可乡村的农家小院早就按捺不住,率先热闹起来。院子里的旺火“轰”地一下被点燃,就像开启了一场热闹的演唱会。那些豆荚在火焰的“热情拥抱”下,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那声音,简直就是新年专属的动感鼓点,敲得每个人心里都痒痒的,满是对新岁的期待。小院上空被旺火映得红彤彤的,就像披上了一层喜庆的红披风,热热闹闹地为新的一年拉开了超炫的序幕。紧接着,旺火堆上的柏叶也被“点了名”,瞬间燃起,一股淡淡的、带着点神秘的香味“嗖”地一下弥漫开来,这香味可是新年的独家标志,带着满满的质朴和温暖,直往人的鼻孔里钻。
就在这时,男主人闪亮登场,就跟电影里的主角一样,自带光环。他一脸严肃又郑重其事地捧来一大把香,那香就像一群等待出征的小兵。他把香凑近熊熊燃烧的旺火,火苗可调皮了,一下子就蹿上香头,星星点点的火光像是被施了魔法,迅速在香上蔓延开来。不多会儿,袅袅青烟慢悠悠地升腾而起,就像一条条灵动的小蛇在空中跳舞。随后,男主人迈着大步走出家门,走向那些平日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碾子、磨儿、井台……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家伙,在民俗的神奇世界里,可都有各自的神仙老大守护着呢。男主人每到一处,就麻溜地放上一把香,那动作熟练得就像每天都在做的日常家务,但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敬畏,仿佛在跟这些神仙小声说:“大佬们,新年好呀,给您请安啦!”这就是“烧懒香”,看起来简简单单,实则仪式感拉满,就像一场低调又奢华的神秘仪式。
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那简直就是一个神仙“大集合”的国度。在民俗这个神奇的大舞台上,神几乎无处不在,感觉一伸手就能碰到一个。平日里,家家户户最铁的“神仙三人组”就是天地爷、土地爷和灶神爷。天地爷那可是掌管乾坤万象的超级大佬,就像宇宙的大管家;土地爷守着一方土地,像个尽职的小区保安;灶神爷则庇佑着大家的饮食起居,妥妥的厨房小卫士。还有守门的门神,像两个威风凛凛的保安,守护家宅安宁;管财的财神,那可是大家的“财神爷”,掌管着财运亨通,谁不想跟他套近乎呢!过年的时候,这些神仙都有了体体面面的神位,享受着几天隆重的“豪华套餐”祭祀,就像去五星级酒店吃大餐一样。
不过,还有一些神仙,像井神,保障水源充足,要是没他,大家可就没水喝啦;碾神、磨神,默默助力粮食加工,让大家能吃上香喷喷的白面馒头。这些神仙虽然平时不怎么“刷存在感”,但和老百姓的生活那可是息息相关。只是平日里大家都忙着讨生活,为了那几两碎银奔波,根本顾不上好好感谢他们。过年的时候,神仙太多,祭祀起来就像在大超市里找东西,难免会有遗漏。这时候,聪明的老祖宗们脑袋一转,想出了“烧懒香”这个绝妙的主意。在大年初一的凌晨,集中给这些“低调”的小路神仙奉上一大把香,一年就这么一次,一次就把一年的香都烧了,既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又省事儿又方便,就像点了个“神仙外卖”,一次搞定所有。
不一会儿,碾盘上、磨盘上、井沿上,一把把香红光闪闪,烟雾缭绕,整个空气都被这好闻的香味“占领”了。这香味和旺火的烟火气一混合,就像调了一杯独特的“新年香饮”,飘散在村庄的每一个小角落里。这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就像被新年的热闹给叫醒了。街上陆陆续续出现了孩子们的身影,他们的眼睛亮晶晶的,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满满的都是对新年的兴奋劲儿。孩子们一看到碾盘上的香,就跟发现了宝藏一样,随手捏一炷香,然后再从新衣服的兜兜里像变魔术一样,小心翼翼地摸出一根鞭炮。那鞭炮就像一个随时准备爆炸的小炸弹,孩子们把香头凑近鞭炮的引信,火苗一碰到引信,就像点燃了导火索,“嗖”地一下就着了。孩子们眼疾手快,迅速把鞭炮向空中一扔,“叭”的一声脆响,火光一闪,就像夜空中绽放的小烟花,给新年增添了好多热闹和欢乐。
那时候,放炮对于农家孩子来说,那可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但又有点小奢侈,就像吃一顿昂贵的大餐。大多数孩子都舍不得一下子把一挂鞭炮放完,都会把鞭炮拆得七零八落,一根一根地放,就像数着星星一样,珍惜得不得了。就在这一声声清脆的“叭”“叭”声中,孩子们欢欢喜喜地迎来了新的一年。而那些烧着的懒香,就像一个个慢性子的老人,不紧不慢地燃烧着,一直要到早饭后才慢悠悠地燃尽,留下一堆堆香灰,这些香灰就像一本本无声的日记,默默地诉说着人们对过去一年的感恩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
曾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烧懒香”的习俗依然在小山村流行,就像现在的网红打卡地一样,是新年里一道独特又亮丽的风景。可如今,村民饮用的是自来水,石碾、石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导致很多村民变得更“懒”了,这一年一次的懒香,也懒得烧了,就像那一阵西北风,吹过就没了踪影。
但那些关于烧懒香的记忆,却像一颗甜蜜的糖果,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成为了童年最温暖、最美好的注脚,时不时拿出来回味一下,心里都是甜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