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黄冰,男,汉族。民歌与石雕故里陕北绥德人。供职于陕西延长石油青阳岔天然气净化厂。信奉“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不以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年”等名句。故常将所思所悟倾注笔端。有两部文学专著《月迷津渡》和《思想的羽毛》全国公开出版发行。
散文《病中情绪》荣获青年文学家杂志社2018年至2020年文学大奖赛散文组特别奖、诗歌《她凝视着我》荣获青年文学家杂志社首届七夕杯爱情诗大赛优秀奖、抒情散文《净化厂里的青年近卫军》荣获文学家杂志社2020年首届中华龙杯文学作品大奖赛一等奖、《记忆中的灯笼》获2024年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二等奖。另获中国作家在线2023年、2024年优秀签约作家、青年文学家杂志社2021至2024年度优秀作家荣誉称号。
在《诗潮》、《叁花》、《文学家》、《星星》、《诗歌报》、《作家报》、《山西文学》、《九州作家》、《安徽文学》、《陕西日报》、《北方文学》、《文学世界》、《天津散文》、《时代作家》、《青年文学家》、《文化艺术报》、《陕西终南文化研究》、《西部散文选刊》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及文学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类文学作品共约60多万文字。并有作品入选《岭南作家2021年度优秀诗歌作品选》、《全国青年作家优秀作品选》等选本、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诗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驻站作家、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西安半朵中文网高级专栏作家、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文学家杂志社、作家故事杂志专栏作家、陕西精短小说、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山东《望月文学》2021年10月份封面人物、广东《作家故事》2022年第一期封面人物、黑龙江省《青年文学家》杂志社陕西榆林分会主席。
蛇年说蛇
作者 / 黄冰(陕西)
嘶、嘶、嘶,几乎伴随着这样连续不断类似气流喷发的令人心惊胆战的哑暗声音,路边的草丛无风而抖动不已。“刷”的一声,犹如紧崩的弹簧突然放松,一个水管状的活物瞬间挺直了上身,丑陋的三角形的扁平脑袋双眼闪耀,大张着的口里分叉的信子正是发声的所在,颈部因愤怒而鼓起一个大包,就象一截水管里被强行塞进了一颗乒乓球。正在闲谈的一群人顿时面如土色、魂飞魄散,一个个马上抱头鼠窜。这就是我们经常念念不忘、却又绝不愿面对面出现的蛇,它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不远千里仿佛从梦中,从遥远的古代,从陌生的场景,缓慢爬行迂回曲折,十年磨一剑似的突然出现在你的脚下,让沉浸在当下事务之中的你,每次都被吓得魂不附体半死不活。其实不要说亲眼目睹,就是想象中脑海里出现蛇的形象也是不得了,立时浑身的鸡皮疙瘩,筛糠似的抖个不停。软绵绵、冷冰冰、滑溜溜,形象可憎而又充满毒性,象征暗昧、神秘、阴暗、恐怖的蛇极少有人喜欢,绝大多数人对蛇都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心理,避之犹恐不及。
记得儿时,每每一场酣畅淋漓的夏日雨后,总有蛇从下水道悄无声息蠕蠕爬进来(大小蛇类最喜欢雨后初晴时光),此时此刻伴随着一家老小的惊呼,有晓事者已经用竹片或其它顺手物件将其小心翼翼送至门外路口。有长者还要点香礼送,有古老风俗认为蛇是亡灵化身,循原路返回探望子孙后代。而蛇不仅与神音同,而且神秘感也近似于神,所以来不得半点冒犯。
这其实也源于根深蒂固的畏惧心理,但蛇所以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实际上还是出于本土自卫意识。并非肆意妄为的主动进犯,而是它强烈感受到了外界的威胁而采取的以攻为守的自保手段,这点和其它丛林猛兽是毫无二致的。动物的这个被动本能意识应该高尚于人类的战争。
一种已成定论的直观印象与记忆遗传,也影响了许多民间俗语的倾向性。比较对今年十二生肖轮值的蛇的不恭之词:“画蛇添足”、“蛇蝎心肠”、“蛇鼠一窝”、“龙蛇混杂”、“虎头蛇尾”、“弓杯蛇影”、“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有特殊时期的“牛鬼蛇神”。这些其实都与蛇本尊无关,是人的主观情绪外化。其中的画蛇添足,不就是蛇的变种之一的四脚蛇?此君既可地上行走迅速又可飞檐走壁,实属不易,应该与如虎添翼有一拼。可见,在世俗眼里看似多余的“装备”,其实也是关键时刻必不可少的技能。
美女蛇这个称呼给人多维多层次的感觉。美丽、魅力、诱惑、危险。既吸引人又危机四伏,使人处于半警惕半激动的临界状态,此时一念之差可能就会坠入万丈深渊。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绘了一种能变幻人形的蛇,常在夜晚呼唤人的名字引诱人,如果应诺就会被吃掉。美女蛇泛指外表漂亮内心歹毒之人。这个不敬之称有可能是现实生活中情深不寿的男人专门针对少数女性起的绰号。
一代中国儿童耳熟能详的《伊索寓言》,有一个著名的农夫与蛇的故事。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拯救了一条冻僵的毒蛇,却被苏醒后的蛇一口咬死。以此告诫世人一定要分清善恶,不要指望从恶人那里得到回报。其实不唯不求报答,恶人根本就不必出手援助,让他们自生自灭吧。其以怨报德恩将仇报,真是禽兽不如。恶人只会在自身陷入某种困境的时候变脸哀求,一旦脱困立刻恢复本性反咬一口。有学者分析人自身恶的天分占总比例的百分之九十六,而且基本上不会改变。所以必须认清这个至关重要的论断。而农夫之迂腐与中国的东郭先生正是东西方两大前车之鉴。
近二十年前六朝古都南京沸沸扬扬的彭宇一案,及之后各地相继出现好几起系列相似事件,无不令深思,再不敢事到临头挺身而出,害怕到头来出力不讨好、反落一身骚。这不就是农夫与蛇的现实版后遗症?
中华民族本来是一个正气昂扬正义感十足的民族,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急人所难、仗义疏财、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感人事迹。怎么发展到现在,这样的事情不仅越来越少,偶有对沦落之人施以援手者反遭诬陷,使其身陷不堪之境。这实在是相关有司的失职。任何情况下、无论什么时代,道德建设都应该是当仁不让的“首选之区”。
大洋彼岸也有一个蛇与撤旦的传说,其经典著作圣经中记载,恶魔撒旦化身为蛇,扮演了引诱夏娃与亚当的角色。这两位本来按神的旨意在伊甸园中无忧无虑生活的世上首对夫妇(亚当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第一个人类。而夏娃则是神抽取亚当的一根肋骨造出来的),听信了这条狡猾的蛇的谎言,暗示他们如果吃了智慧树的果实,就能象上帝一样知晓善恶。他们吃后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裸体,感到了羞耻,即刻用园中的无花果遮蔽了下身。最后两人因此而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明辩是非与善恶,应该属于一大美德,难道反而是一种原罪?上帝莫非让人永远浑浑噩噩?如此才方便管理?其实究其原因,魔鬼与蛇只是诱因,冒犯了上帝不可侵犯的权威,才是重点所在,也是祸患的源头。
“千年等一回/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只为这一句/啊哈断肠也无悔…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这首新白娘子传奇主题曲(即新白蛇传)令许多人辗转反侧心旌激荡。与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合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传奇的白蛇传,据冯梦龙《警世通言》记载大约起源于明代一个真实故事。白娘子是一位曾嫁人的妇女(不知是离异?还是未亡人?),在一次外出回归时,在雨中小舟上,恰好与去西湖湖畔保俶塔寺上香返回的许宣(仙)萍水相逢。此后两人多次相逢渐生爱意并订了终身大事。但却引起了周围人的妒忌(妒忌不分时代与阶层),故意找茬让许宣连吃官司发配苏州,后来白娘子不顾一切地找到许宣,两人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个真实发生过的“新闻”,被当时的作家敏锐捕捉到了,并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情节,借伞、盗草、水漫、断桥、塔镇,成了一个神话传说。也说明自由恋爱的艰难与其不见容于世俗。
金庸《碧血剑》里有一位未出场、但通过众人回忆而依然栩栩如生的人物~夏雪宜,此人特立独行亦正亦邪,个性偏激而有情有义。外貌俊美性格独特的他使用的兵器也十分奇异,曰金蛇剑与金蛇锥。后只身远赴温州,用此形似蛇形的剑与锥,将有宿仇的温家斩草除根。在一片刀光剑影满地血泊之中,温家女儿温仪却偏偏因英雄气概爱上了夏雪宜。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古怪女人。碧血剑下半部,写到袁崇焕之子袁承志意外得到了金蛇剑与金蛇锥,并用剑与锥痛杀了不少清兵,一泄时人多年积愤。不过,袁承志及其事迹与其它情节一样,都是金大侠想象出来的。
神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创世女神~女娲,即是以蛇身人首的怪异形象出现的,她用五色彩石补天,拯救了天下苍生。这应该是远古时期氏族社会集体战胜自然灾害而以女性为主导的反映,而女娲作为蛇的化身,也增添了蛇的积极意义。
看似形象凶恶的蛇也具备不少优势、优点,比如灵动、智慧及顽强的生命力。传统文化中蛇与福又是谐音,所以蛇也就成了吉祥如意的象征,人们常常将蛇作为吉祥物来使用,祈求好运与福气。
以蛇为喻体用来赞美其它事物的,有屈原“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李白“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猨啼”、彭元逊“玉蛇踯躅流光卷,连珠合沓帘波远”、辛弃疾“苦无丝竹衔杯乐,却看龙蛇落笔忙”……。
滕蛇是一种传说中的外形如蛇的神秘生物,能够飞天遁地腾云驾雾,看起来够厉害得了。但它也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滕蛇乘雾,终为土灰”。在时间不可逆转的一维性面前,任何物种、任何事物都是稍纵即逝的存在。
今年是农历一个花甲子六十年一遇的乙巳蛇年,这六十年就是十二生肖的五次轮回。而十二生肖每一次的轮流坐庄/值年,都是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密切相关,木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约为十一年又九个月,四舍五入就是十二年。今年一整年,木星恰好运转到太阳的东南方向,古人把东南方称为巳(蛇),所以今年当然就是蛇年了。
人的命,天注定。这个天,就是天体运动。
珍惜光阴、顺应环境,象机敏、灵动的蛇一样应对挑战,在命运的定数之内奋斗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