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一命,二运,三风水,要看全命,不要看单命!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冯道《天道》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十国时期著名宰相,历经四朝十代君王,世称“十朝元老”。
冯道服侍十代君王,做了三十几年宰相,自称长乐老人,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十足的官场不倒翁,也是最有水平的职业经理人。
在冯道的眼中“命”最重要,贫穷也好,富贵也好,一切皆由命。但是,他的“命”却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命。
所以,此“命”,绝对不是宿命论的“命”!
中国人看“命”从来都不是单单看一个“命”,而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五个因素综合起来看的,看的是“全命”。
一命。
有人会说这不就是八字吗?十分钟就看完了,复杂一点的一个小时也看完了,再复杂一点的顶多半天也看完了。
只看八字,这才是真正的宿命论。
中国人的哲学是阴阳的哲学,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阳是两体合一的,如果命按照内外划分阴阳,则命之内为阴,命之外为阳。
而八字,只是命之内诸多要素的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命之内至少还应该看到两个要件,一个是命的本身,首先你得有命呀,比如说一粒种子,首先它得是有命的、好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如果没有命,是坏了的种子,那后面的事情就免谈了。
另一个是命的种类,如果它是大树的种子,它长出来的就是大树;如果它是小草的种子,它长出来的就是小草,这个是没有异议的。
但是,大树的种子就一定能长成大树吗,小草的种子就一定能长成小草吗?恐怕不一定,因为还要看土壤、气候、阳光等等命之外的条件。
就人命而言,古人认为命之外至少还应该再考虑四个因素。
二运。
运是什么?确切地说,运是周期,是某个时间段。如果把人的命和运结合在一起,就称之为命运。
所以,命运就是生命加周期,一点也不神秘。
算命先生帮人批八字,就按照每十年一大运、每五年一小运把人的命运批出来,但是你一定要记住,这只是一个因素,定点时间因素。
我们看人的运,由于这个是命运,还是得遵照“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一套自然规律来看,这才是人的天运,说是地运也行。
关于人的天运,实践和总结得最好的是孔子他老人家: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的命运每个时间段有每个时间段的侧重点,该学习的要文昌,该发财的要财位,这也是我们地理风水师应该帮人家考虑的内容。
只要能够顺应天道,想不发都难,就是这个道理。
三风水。
风水就是种子需要的土壤、气候、阳光等命之外的要件的有序利用,这个有序利用以得水为上,以立向布局为核心。
有人认为风水是封建迷信,其实恰恰相反,正是风水学说,也即是阴阳五行学说,从根本上击破了神权和迷信。
《商书》中说:“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把所谓的“上帝”说成是代表上天的统治者,要求人们无条件服从。
后来人们逐渐觉醒了,也就懂得了“天命”是靠不住的,还是得靠人们自己,所以《诗经》中说“天命不彻,我不敢傚,我友自逸”。
再后来,当人们有了阴阳五行学说之后就变得更加理直气壮了:
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出自《洪范五行传》)
所以说,阴阳五行是神鬼的劲敌,是迷信的劲敌。
四积阴德。
什么是阴德?有人认为是做好事、做善事,这是片面的理解。
读过《周易》的朋友应该能够理解,所谓阴德就是坤卦,老子在《道德经》那里说得很明白了,阴德就是四个字:上善若水。
在《周易》那里,乾坤是合在一起的,乾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乾坤,一阴一阳,乾代表阳气,坤代表阴气,人命既需要阳气,也需要阴气,阳胜阴则得阴病,阴胜阳则得阳病,阴阳平衡生命才能延续。
做风水,就是让命之外的阴阳与命之内的阴阳平衡。
古人之所以强调积阴德,那是要求我们学习老子的“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夫为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才是真正的乾用九、坤用六。
人坤和天下,家和万事兴,这是坤德。
五读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
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与大家共勉。
一边读书,一边发财,一边改运,玉林市堂正国学研究院所言老师愿同各位一起享受地理,享受人生。
请关注所言老师个人公众号“地理生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