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每一步,都是风景
邵禕雯
每一步,都是风景我的外公因父母工作的繁忙,从出生起便把我捧在手心里,近些时日又临近中考,看着依旧拖拖沓沓的我,免不了一顿说教。
我知道外公说的句句在理,但说的次数多了,我也渐渐开始厌烦每天的“三字经”时间,看着半倚在床上的外公,我忍不住打断道:“道理我都懂啊,每天都这几句话有意思吗?”
外公似乎没想到我会突然打断他,愣了一下,低头沉吟片刻,抬起头道:“我给你讲讲我的故事吧。”—摘自小儿裘宇轩的中学作文
我的父亲于我,是个怎样的存在?——
父亲是我的天,确切地说,自我出世,他扛起了我头顶的那一方天,自他与我母亲相识相恋,从他俩成家的那一天起,他使我们这个小家的天。
父亲从小身体瘦弱,是几个保姆抱着长大的。我的阿娘也就是父亲的妈妈是个事业心很强的“大女人,”顶着太公(旧上海纸张业“白老虎”)的压力,九根金条顶下了我们家的老宅—静安区山海关路的一栋石库门,带着太公无奈备下的金银细软,风光大嫁。解放后公私合营,太公毅然从之,我的阿爷是中共第一批捐了自己宁波余姚的祖宅奔赴上海任职经贸委的老党员、老干部。父亲以为,子承父业考取了上海当时的财会学院还是什么,阿爷却一份电报一个电话,把父亲退学送去了军校。父亲那时的身体根本受不了高强度的军事训练,被劝退,就是这样父亲终于进了立信会计,毕业后,父亲再也没有和阿爷说过话,更别说让任财经委高官的阿爷安排工作,自己按照学校分配去了偏远的杨行。那时的父亲已经认识了他二妹的同学--我的母亲,成家立业,住在老宅的前厢房,并有了嗷嗷待铺的我。
父亲在杨行的供销社当社员,当会计,农民喜欢这个“白面书生,”父亲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好,即便我小时候,我表哥小时候多淘气,父亲从来就是温言软语,从来不会动口动手打骂,所以,我们小辈都喜欢我爸。
父亲后来凭本事自己调到五角场供销社工作,又从社员干到了出纳,又升到会计,又平步青云当上了供销社领导,公有制转私有制后,父亲就成了股份制公司的合伙人,又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当上了杨浦区人代会代表,上海总工会政工师。父亲的每份述职报告都是他口述我帮着打字整理的—当时他管理公司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父亲一路打拼到现在年近八十,还每周要去公司敲图章,每一步都透着他的疲惫,他的挣扎和他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他的每一步,不也是一道不一样的风景吗?
父亲对我和小儿小女经常说的就是:“对待外面的人要狂风暴雨,对待家里面的人要和风细雨。”
轩轩在他《每一步,都是风景》文末写道:这是我外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所含的只有外公多年拼搏的沉淀。
“那一年我十四岁,初中毕业的我本以为我的父亲多少会以他的人际关系为我的求学铺一条康庄大路,可是没想到当我的父亲把我叫到跟前时,却对我说他也许会为我的三个姐妹安排好出路,但是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就是应该出去闯一闯,干什么不要想着靠父母,蒙祖荫,他希望我去参军,建国初期的我们正是保家卫国的栋梁……我一下子蒙了,可是为了赌口气,我选择了报考了财经专科学校,想着子承父业总不会错,到时候父亲的同事战友肯定会卖他个面子,好好给我安排工作的。因为有住读,可以不必面对父亲每天失望的眼神。可是没想到的是,父亲在我中专即将毕业找工作时,竟然动用了他自己的关系,将我送进了部队,说是男子汉一定要经历打磨才能撑起家里的一片天,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我无奈,只能听从家里的安排,我想过抗争,课没想到这次一向疼爱我的母亲也同意了父亲的安排,于是我连讨价还价的机会都没有。但是刚入伍几个月,一直文弱的我就因为身体难以适应高强度的新兵训练被劝退了,于是我的这条路才刚刚开始走,就到头了,而此时学校的分配工作时限我也错过了,没办法,我只能到唯一缺人的宝山供销社做店员兼会计,我的父亲从始至终没有为这样的安排说过一句话,他的部下和朋友也就谁都没有帮我。在宝山,我虽然是城里人,也得在农忙时帮助社员下地抢种抢收,闲的时候就在供销社后面的小厨房给自己开小灶,现在想来,那样的日子虽然苦,却很肆意,对于成立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我仿佛也能置身事外,那时我也认识了你外婆,结婚生子,有了你妈妈。当时物资紧缺,但是因为我是供销社的,统购统销农副产品,所以我们家从来没有为吃的东西犯过愁,不仅你妈妈吃得好,我还能把一部分食物分给姐妹和他们的小家……”讲到这,外公摘下眼镜看向了我。
我听得入了神,“对待外面的人要狂风暴雨,对待家里面的人要和风细雨。”这是我外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所含的只有外公多年拼搏的沉淀。故事到这里才刚开了个头,我不禁催着外公:“外公,后来您是怎么有了自己的股份,自己成了公司的股东的,还有您怎么在快要退休时当上上海市总工会颁发的政工师,怎么又被选上人代会会代表的?!”外公推了推重新戴上的眼镜,对我说:“轩轩,你要记住,男孩子要有担当,对家里是这样,走到社会上工作,处事更要有担当,外公一路走来,吃了很多不懂人情世故的苦头,你喜欢听我讲我的故事,可以,但一定要记得,通过自己努力打拼的未来,才是能自己掌控的,不要想着靠父母,靠关系走捷径,放着康庄大道不走,偏偏选择歧路歪道,是要吃大亏的……”
我听着外公的话,久久说不出话来,在外公的故事里,我看到了外公多年的打拼都是自己闯出来的,每一步都是不一样的风景,如今古稀的他还每周要去公司“坐镇”,而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为自己的将来努力呢?
文/邵禕雯
编辑/王孝付
作者简介:邵禕雯,上海作家,上海外语类人材。第一学历为上海大学外语系本科。浙江姚江邵氏长房嫡系。热爱文学,在各类报刋发表文章若干。曾获“第一届全国中小学心理论文比赛综合类个人一等奖”,2003年同期论文被编入国家教育部编纂的《走近心理健康》系列丛书出版。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协会会员,IGCSE国际考官。《我在“英联邦”》一书正修订和等待出版中,该书是关于亲子教育兼幼转小、小升初以及高校毕业择校的真实经历纪实,也是作者“泣血”之作。应出版社之约,正在翻译长篇小说《美人坡》的英文版。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