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谈笑在指尖
冬天的岁月时光,心中总会惹起一点莫名的波动,虽说不像秋天的思绪涌动那般深沉浓郁,可却比秋天的思绪更加耐人寻味。这涌动,包裹着冬的一份寒冷凉意,手上杯中的热气袅袅升起,看似有点轻盈随意,可却盘旋着永不褪色的那份情感。随手抽出书架上的一本书,翻看到林徽因的一首诗《静坐》:
冬有冬的来意,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就是那样底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读后有点耐人寻味,窗前一条枯枝影,窗台菊花嗅空枝,手中一杯淡淡茶,简单素静且清雅。突然觉得,在如今的功利现实社会里,会有几人能静坐窗前,留意冬日窗前一枯枝?会有几人能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支画笔,静静书写寒冬里的日光,黄昏中的夕阳?纷繁的世界,人们脚步匆匆,到处充满着无尽的追求和杂乱的心情,许多人早已无法体会到无花之香和身边的清欢了。
人被各种信息和琐事所包围,心灵也如同被狂风骤雨侵袭的湖面,难以平静。内心的浮躁,如同夏日里的热浪,无形中蒸发着心中的耐心和定力,生活中的许多诱惑,使人胸中充满着欲望和不懈地追求。有人急功近利,有人明知错误却依然苦苦在找寻,有人把道义责任、礼仪廉耻全抛在了九霄云外,欲望无尽地在膨胀,以致整个社会都是那么的浮躁,人们几乎没有工夫静心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他们想要的是更多、更好的物质,因而,心灵被污化,人性被扭曲。在繁华的都市里,人们忙忙碌碌,追求着所谓的成功与名利,却忽略了生活的本质。
世界很精彩,可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彩都收入囊中。有人说,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静。放下浮躁,沉淀淡然,就能把心静下来,就不会去倾慕权势显赫,不去奢求荣华富贵,来去无执,得失随缘。不贪婪,是对欲望最好的羞辱,“非丝非竹而自恬适,非烟非茗而自清芬”,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不求更多,一切只求刚刚好。只要一切都顺其自然,顺理成章,就好似乘着风,飘飘荡荡,风去哪里,就跟着去哪里,哪里便都会有喜欢。
作家蔡崇达在《皮囊》中写道:“我期望自己以更真实和诚实的方式生活,接纳并喜欢自己身上的每一个起伏,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加热爱这个世界,我希望自己能够善于处理和欣赏各种欲望,以及人性中的丑陋和美妙,找到与它们和谐相处的最佳方式。”
窗外的那些黄叶纷纷在跌落,夏天它们经历过繁华的盛景,可终归都走向荼靡。人间,也不过如此!我们干嘛要让自己活得那么累,那么委屈呢?喜欢的要争取,努力后,争取不到也没关系,这些不过都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世俗所定义的成功,未必就是我的成功,在这世间,我们都是匆匆过客,“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人的一生中,从开始到最后,心中都会有许多的迷惑,如果不能把它看破,那么就只能陷入迷中而一再沉沦。唯有在纷纭的世界里,放下浮躁,独守己心,淡定从容,守住心中一份美好,拾万物一片本心,如此,便可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