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作品是周矩敏新作展中的‘大先生’板块,这位是民国时代的朱自清先生,很多人读过他的散文,这是钱钟书先生,他的小说《围城》》闻名海内外......"农历蛇年初一(1月29日)下午,苏州美术馆一楼展厅内,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副主任、苏州美术馆副馆长杨艺化身志愿者,正给市民游客导赏“象外之象——2015-2025周矩敏新作展”与“逍遥山水间——苏州美术馆馆藏‘苏美宝笈’系列展(山水篇)”。于1月24日开幕的“象外之象——2015—2025周矩敏新作展”集中展示了画家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大先生》《丝绸之路》《海上尘烟》《园林•花鸟》《异域风情》等五大系列近百幅新作品,为观展者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融合中西的艺术之旅。
“这些当代作品内涵比较丰富,时代背景也较为复杂,一般观众可能不太容易理解,通过我们相对专业的导赏,并与观众互动,解答一些疑问等等,可以给观众带去更好的体验。”杨艺介绍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喜欢走进文化中心、美术馆等美育场馆,追求精神享受。作为公共美育机构,不仅要搭建展览、演绎等平台,同时还要承担艺术科普、公共教育等社会责任。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已经形成了节假日期间,工作人员集体排班,担纲志愿者角色,最大限度满足观众的观展需求。“今年春节,我们从年初一到年初七,每天都有志愿者为观众导赏,一方面传播江南文化,另一方面也希望让更多观众对展览作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避免了大家走马观花,泛泛看展。”“这种零距离的导赏服务非常贴心,拉近了我们与美术馆的距离!”现场,市民李女士专门和就读高中的女儿来看展,跟着志愿者边看边听,收获满满,她点赞说:“原本对不少作品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感觉比较晦涩,经过讲解导赏,豁然开朗,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很温暖的服务,很开心!”
当天,文明小义工导赏活动同步展开,来自姑苏区金阊实验学校初一的项启鑫同学正给几位看展的小朋友和家长导赏“同沐春风共入年——乙巳年新春苏州桃花坞开封朱仙镇年画联展”。“我们苏州桃花坞年画尺幅相对较大,以喜庆、团圆人物形象为主,开封朱仙镇年画尺幅相对小,人物较为多......”首次参与展览导赏服务,小项同学稍有腼腆,不过,很快就适应了自己的引导角色。“为了做好导赏,我自己做足了功课,先要了解苏州桃花坞年画、开封朱仙镇年画的各自特点,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等等。”项启鑫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文明小义工,自己不仅学习了导赏展览的好多内容,也学到了导赏的一些基本技能,尤其是通过与观众的沟通交流,增强了自己对我们苏州文化的更多自信,“觉的自己有责任为大家做好导赏宣传,把家乡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去。”
据悉,乙巳年新春,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10大展览齐聚,4场演出喜气洋洋,15场公教欢乐与共,6场线上活动云端贺岁,74场志愿讲解诚意十足,18场美术馆里的音乐会奏响新春乐章年味浓浓......心“艺”满满,邀您一起过“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