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学毛主席的格律诗
兼论邻韵通押
蔡同德
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
毛主席因为政务军务繁忙,诗词作品虽然不多,但篇篇都是震古烁今的传世佳作。其中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天赋异禀,二是古文功底,三是伟人气质。
毛主席出生于清朝末年,在清朝被推翻之时已经十八岁了,也就是说,在这之前他读的用的是古文,唐诗宋词自然是耳熟能详,他的诗作也自然是用的平水韵,而且格律极其严谨。
我是退休的数学教师,在青少年时期恰逢文革,能把《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全部背诵。当时我完全不懂平仄格律,但能感觉到毛主席诗词的大气磅礴、意味深长,心向往之。
我七年前才开始学习创作诗词,四年前才遇到当代著名诗人唐传俭而知道平水韵,认真学习了流传最广的清朝蘅塘退士编著民国时期喻守真注释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七年来,创作诗词三百多首,同时写了两篇论文: 《关于平仄声韵之我见》和《与初学者谈格律诗写作》,其中涉及到律绝诗的邻韵通押问题。
因为时代的变迁,我们现在通用的普通话,很多字的发音和古人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古人把音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普通话虽然也是四声,却是阴平、阳平和上、去,简称一二三四声,也就是,把旧韵(平水韵)中的平声字分为两类(阴平和阳平),入声字分配到普通话(新韵)的四种之中,取消了入声这个类别。
这样一来,如果按新韵来读古诗词,就会觉得很多诗词不押韵,所以,教育部在颁布《中华通韵字表》时强调,应师古而不泥古,知古倡今,双轨并行。既可以用新韵写诗,也可以用旧韵写诗,但不能混用。
然而,如果学习欣赏古诗词,必须了解旧韵即平水韵。喻守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这个版本好就好在对每一个字都用圆圈和圆点标出了平水韵的平仄声调,方便读者理解和阅读学习。
如果按新韵即《中华通韵字表》写格律诗,不存在邻韵通押问题,因为它已经把韵部按普通话的韵母归类了,简明集中。但是在按旧韵即平水韵写格律诗时,就存在着是否允许邻韵通押的问题。
关于是否允许邻韵通押,现在学界还有争议,一种观点是不允许,认为同一首诗中的韵脚字必须出自《平水韵总目》中的同一个韵部,网上的电脑软件律诗检测就是按这一观点设计的。另一种观点是允许邻韵通押,同一首诗中的韵脚字不必在同一个韵部,只要韵母同类即可。
我倾向于邻韵通押。理由如下:
一、南宋时期的刘渊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在编辑《平水韵总目》时对韵部的划分是机械的、不科学的,没有现代语音学的概念。当时对汉字的注音方法是反切法,对每一个字的注音用两个常用的熟悉的汉字,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后一个字的韵母,而对韵母却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相应的符号来表示。现在我们知道,韵母分为两种,单韵母和复韵母。用拉丁字母表示,单韵母只有a、o、e、i、u、ü,复韵母就多了,有两个字母的,如ao、ai、an,有三个字母的,如iao、ian,uan、ang,有四个字母的,如iang、uang。对于两个字母的,前一个字母是韵腹,后一个字母是韵尾。对于三个字母的,则有两种情况,如iao和ian,前一个字母是韵头,中间是韵腹,后一个是韵尾;而ang,则a是韵腹,ng是韵尾。对于四个字母的,则第一个是韵头,第二个是韵腹,后两个是韵尾。至于iu和ui,其实是三个字母iou和uei的简化写法,ing、ong则是ieng和ueng的简化写法。
刘渊因为没有现代语音学对音素的分析,只能按唐诗名家的作品来机械地归纳整理,例如,荣和容发音完全相同,他却把荣归入庚部,而把容归入冬部。我推断这是因为白居易的《草》中前半部分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以他就把荣字归入庚部了。
至于因和音、新和心、秦和琴,分别发音完全相同,却把前者归入上平十一真部,后者归入下平十二侵部,大部分只要韵腹韵尾相同、韵头不同或无韵头的字如真、因和春可以在同一韵部,这和新韵的韵部划分相同。更有甚者,现在看来韵母不同的字也可以在同一韵部,如微部中的晖和稀、灰部中的雷和来、元部中的原和昏。那时可能认为只要韵尾相同就押韵,这说明要求更宽松。网上有人认为,刘渊整理了一部分同韵字后,又发现了一部分同韵的,放在一起字数太多不便查找,故而分做两部分,并不反对通押。
二、古人的格律诗也有通押的例子。如晚唐皮日休的
七律 奉和鲁望谢惠巨鱼之半
钓公来信自松江,三尺春鱼拨剌霜。
腹内旧钩苔染涩,腮中新饵藻和香。
冷鳞中断榆钱破,寒骨平分玉箸光。
何事贶君偏得所,只缘同是越航郎。
这里的江在上平三江,其余韵脚字在下平七阳。
三、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他的《诗词格律》中认为平水韵可以邻韵通押。这里的邻韵并非指韵部编号必须相邻,而是根据韵母相同与否。有的编号相邻韵母相同自然可以,如一东二冬,八庚九青十蒸,而编号不相邻的上平寒、删和下平先、覃、盐、咸以及上平元的韵母为an、ian、uan 的字都可以通押。
四、毛主席的几首律诗都体现了邻韵通押的创作实践。例如: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这两首和前面皮日修的诗用韵相同,不必赘述。
七律 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绳未足奇。
这里五个韵脚字,飞、稀属五微部,吹、罴、奇属四支部。
七律 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里五个韵脚字,诗属四支,其他属五微。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里五个韵脚字,寒、难、丸属寒部,闲、颜属删部。
毛主席的其他几首七律,则韵脚都属同一个韵部,如《回韶山》《登庐山》韵脚字都属先部,《和郭沫若同志》都属灰部,《送瘟神》二首中,其一的韵脚字都属歌部,其二都属萧部。
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我们在按平水韵写律绝诗时,不能新韵旧韵混用,不能把入声字中按普通话读平声的当平声字,如屋部中的屋、竹、福、哭等,但在不同的平声韵部内按新韵却在同一韵部的字可以通押。比如,五微中的晖和十灰中的灰发音完全相同,怎么不可以通押呢?这就是师古而不泥古。
试用四支五微十灰各一字做韵脚,就前年四月突然降雪而导致樱桃减产果农悲伤事作七绝一首:
乌云密布滚春雷,四月何曾见雪飞?
千树樱花皆冻死,教人怎不泪双垂?
2023年10月15日
作者简介: 蔡同德,1952年出生,高青县人,淄博电子工程学校数学高级讲师,昵称为沧海一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淄博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沂源县红叶诗社社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