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华嘉礼 赓续华光
黄振涛
岁逢新序,春启新程。春节者,华夏之盛节也,素为国人所重。其如皓月初升,高悬千载;亦若灯塔熠熠,照彻古今。于悠悠岁月,辉芒不减,承千年之文脉,载辞旧迎新之颂,寓新春纳福之祈。时维佳节,人间处处,祈愿、仪式、亲情、幸福之感,氤氲弥漫,使奔波劳顿之人,得心灵之慰藉,觅归依之所,寻得至纯之暖与宁。
常言慧者多劳,世人终年周旋于生活之琐碎,困于压力之樊笼,身心俱疲。然春节至,恰如甘霖普降,涤荡诸般疲惫烦忧。值此际,阖家皆动,无需政令之督,大人执帚,身姿矫健,扫尽一年之尘秽与晦气;童子亦不示弱,持巾擦桌,笑靥如花。室宇明洁,满含对未来之期许与憧憬。此非独为居处之清扫,实乃心灵之洗礼,令新岁自纯净美好中肇始,充满无限可能。或当释怀过往繁杂,轻装前行,方得生活之真味。
春节,亦为游子归巢之呼唤。无论其于外如何拼搏,身份贵贱,每至岁末,皆如倦鸟思林,踏上归乡之路。或负行囊,或拉皮箱,脚步匆匆,目含急切。火车轰鸣,飞机起降,皆载其对家之思念。及归,家之温暖,可驱万难,万家灯火之下,尽是团圆之欢声笑语,亲情之紧紧相拥,家人间默契于心,无需多言。此刻,一生之劳皆有所值,往昔忧愁烟消云散。
至于春节,又为缅怀追思祖先之时。每逢佳节,倍思亲恩。迎故去亲人归家过年,此古老民俗,传承至今,从未断绝。除夕之夜,香烟袅袅,祝福声声,后辈整齐立于祖先牌位前,双手合十,倾诉思念,讲述过往一年生活之事。家族故事、先辈教诲,于此际重提,家族之记忆与精神,在庄重仪式中,代代相继,血脉相连之情,于岁月中绵延不绝。由此,吾辈方知传承之要义,当循先辈之足迹,迈向新岁。
春节,更是吉祥如意之祈愿。夜幕降临,家家门前高悬红灯,其色艳红,夺目于夜色,乃喜庆希望之征。清晨,阖家围坐,书写春联、张贴其上。“敢教安康常握手,不愁幸福来敲门”“门迎晓日财源广,户纳春风吉庆多”,每一笔墨,每一句言,皆为世人对美好生活之向往,对未来之虔诚祝福。微风拂过,春联飘动,似在诉说新年之期盼。众人皆盼新岁幸福满盈,美梦相随,生活蒸蒸日上。
春节之际,亦为味蕾之盛宴。平日节俭,至年节则满桌佳肴。厨房之中,慈母娴熟切菜,严父生火助炊,香味四溢。鸡鸭鱼虾、山珍海味,纷然上桌。阖家围坐,热气腾腾之饭菜,映照张张笑脸。众人品美食,话家常,亲情于美食滋养下愈发醇厚,每一口皆为家之味道。于此温馨氛围,心宽福至,诸般烦恼皆被美食与亲情消融。
春节,亦传承尊老爱幼之美德。年夜饭时,小辈恭敬起身,为长辈斟满美酒,双手举杯,送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祝福;长辈慈爱给予小辈压岁钱,以温暖之手轻抚孩童之头,祈愿其健康成长。此一敬一接之间,中华传统美德得以延续,温暖关爱得以传递。
再者,春节乃维系人情之纽带。平日众人忙碌奔波,趁此佳节,走亲访友。携精心准备之礼,叩响亲友家门。相见之时,热情相拥,亲切问候。围坐一处,谈柴米油盐,聊天南海北,虽相聚短暂,然亲情、友情于岁月中历久弥新,情谊在交流中愈发深厚。

夫过年者,过其心情,过对生活之热爱与执着。无论过去一年历经多少风雨,世人皆怀对未来之希望,满心欢喜迎接新年。年者,何为也?乃传承,是团聚,亦温暖,为国人心中永恒之精神家园。岁岁年年,其质不变。值此团圆佳节,当珍惜相聚之时,铭记温馨瞬间,将春节之美好与祝福,化为前行之动力,于新征程中,书写精彩篇章。
盖年之意义,非仅在于此刻之欢聚,更在于其赋予吾辈勇气与力量,使吾等在岁月长河中,始终怀揣希望,向着光明,阔步前行 。
(黄振涛 写于2025年1月27日)
黄振涛,1959年5月生,陕西武功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78年9月任教,1983年毕业于武功师范中等专业学校。有过10余年教师经历,1992年8月调入武功县检察院。2016年5月退居二线后,先后被咸阳市检察院等多家单位返聘至今。近年来,在省内外文学平台上刊发近百篇(首)散文和诗歌。文风简约朴素,清新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