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雪了,年到了,
春近了,心,醉了……
《 东风齐著力·年味春步 》
琼絮飞飘,侵晨微冷,
揖送残年。
梅清竹瘦,睿气满田园。
正待东君妙手,排新阵、
百卉争先。
明湖岸、芳茵着色,
丝柳笼烟。
紫燕欲回还。谁唤醒、
梦酣绿水青山?
众泉奔湧,更有彩灯悬。
历下名扬四海,传文脉、
美赋双安。
迎新岁,诗心奋发,
再献佳篇。
(胡浩然体)
❊ ❊ ❊ ❊ ❊ ❊
【吉特赏析】
《东风齐著力·年味春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岁末年初的景致与氛围。词中琼絮、梅竹、明湖、丝柳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清新雅致的春日图景。紫燕欲归、众泉奔涌,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历下美景与文脉传承并提,彰显文化底蕴。词作情感饱满,既抒发了对辞旧迎新的喜悦,又表达了以诗心再献佳篇的豪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
🔸🔸🔸🔸🔸🔸🔸🔸🔸
王建群作品
七律二首 《 岁末遣怀 》
一.
逝水如斯岂可留?
催春睿气故园浮。
梅开陌上香初送,
竹茂庭前叶又稠。
宣纸狂书洛神赋,
明湖静泊范蠡舟。
曾经沐手为看剑,
剩得持樽搔白头。
二.
逐浪浮沉又一年,
衰身歧路叹维艰。
知谁可与真言吐,
对镜方惭白发斑。
把酒寻诗追僻韵,
品茶赏竹赋清闲。
遗其耳目忘肝胆,
乱理情丝作钓纶。
❊ ❊ ❊ ❊ ❊ ❊
李稼夫致王建群微信:
王兄尊前:年来喜见贤兄佳作连连,真如散花生树,目不暇接!岁尾冬晨,又见七律二首岁末遣怀,读来真乃畅快淋漓,如饮美酒,如沐春风,令吾欣欣然不亦快哉!
先看第一首,开篇“逝水如斯岂可留?催春睿气故园浮”,起笔便有大气象,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恰似那东去江水,汹涌而来 ,又以“催春睿气”引入生机,新旧交替之感尽显。“梅开陌上香初送,竹茂庭前叶又稠”,此等写景之句,细腻入微,梅香竹茂,宛如一幅鲜活的春日画卷,将新春的气息全然展现。“宣纸狂书洛神赋,明湖静泊范蠡舟”,一狂一静,尽显才情与逸致,既有文人的风雅,又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尾联“曾经沐手为看剑,剩得持樽搔白头”,往昔壮志与如今的感慨,对比强烈,尽显岁月沧桑,读来令人动容。
再看第二首,“逐浪浮沉又一年,衰身歧路叹维艰”,直接道出一年的坎坷,真实而深沉。“知谁可与真言吐,对镜方惭白发斑”,那种孤独与对岁月的无奈,让人感同身受。“把酒寻诗追僻韵,品茶赏竹赋清闲”,在困境中寻得雅趣,尽显洒脱。“遗其耳目忘肝胆,乱理情丝作钓纶”,超凡脱俗,将烦恼化为淡然,尽显豁达心境。
王兄之高才雅韵,于当今诗坛亦属凤毛麟角,此两首七律,格律工整,意境深远,情真意切,实乃佳作。深望王兄继续披肝沥胆,纵笔抒发,留下更多诗词佳作,以不负此生,不负二安文脉!
愚弟稼夫敬致.
甲辰腊月廿六.
🔸🔸🔸🔸🔸🔸🔸🔸🔸
🔸🔸🔸🔸🔸🔸🔸🔸🔸
王建群作品
《 催雪·残年冬夜吟 》
云厚风凉,期雪未降,
驭雨神龙遁去。
叹逝水空流,白驹难阻。
寒瑟漫长静夜。
苦索句、高才难矜诩。
竹枝窗影,檀宣麝墨,
意驰神府。
情愫。爱恨苦。
怎解得乱丝,蹙眉难抒。
历风雨、蓬舟已归蠡浦。
老去寻诗自乐,
慕贤哲、时为惊人语。
岁更矣、笑沐晨曦,
四季坦然从度。
(姜夔体)
🔸🔸🔸🔸🔸🔸🔸🔸🔸
🔸🔸🔸🔸🔸🔸🔸🔸🔸
王建群作品
《 念奴娇·岁残情热 》
残年又尽,正围炉数九,把盏期雪。
竹瘦柳疏芳草浅,蛰动早春萌勃。
云厚烟迷,凛风揺树,梅蕊嫣然发。
红联新墨,更添佳节喜悦。
复叹岁月如歌,放舟湖海,回首幽情切。
伏枥诗翁平仄弄,追慕二安清绝。
落笔千言,倾樽微醉,心寄云边月。
鬓霜情热 ,旷怀高远弘阔。
(苏轼正体)
❊ ❊ ❊ ❊ ❊ ❊
辞岁意绪旷达襟抱——赏读《念奴娇.岁残情热》
~李稼夫~(山东)
王建群先生的这首《念奴娇·岁残情热》写得相当出色,尽显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生活的细腻感知。
开篇“残年又尽,正围炉数九,把盏期雪”,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一幅温馨的冬日岁末图景,用词质朴却充满生活气息,迅速将读者带入那种等待新年、期盼瑞雪的氛围之中 。“竹瘦柳疏芳草浅,蛰动早春萌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既展现出冬日的萧索,又透露着春的生机,动静结合,画面感十足,体现出作者对自然敏锐的观察力。“云厚烟迷,凛风揺树,梅蕊嫣然发”,进一步渲染冬日氛围,同时梅花傲然绽放的画面,不仅是对自然景致的生动刻画,更象征着坚韧高洁的品格,增添了词的意境美。“红联新墨,更添佳节喜悦”,将视角转向新年的习俗,寥寥数语,就把春节来临的喜悦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
下阕“复叹岁月如歌,放舟湖海,回首幽情切”,由景入情,感慨岁月流逝,充满了人生的沧桑感,引发读者对时光与人生的思考。“伏枥诗翁平仄弄,追慕二安清绝”,作者自比“伏枥诗翁”,表达对李清照、辛弃疾词风的追慕,展现出其对诗词创作的热爱与追求,这份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令人钦佩。“落笔千言,倾樽微醉,心寄云边月”,描绘出作者沉醉于诗词创作、洒脱自在的形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最后“鬓霜情热 ,旷怀高远弘阔”,直抒胸臆,虽已鬓生华发,但热情依旧,胸怀宽广,格调高昂,尽显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给全词画上了一个有力的句号。
整首词不仅格律严谨,符合苏轼正体的规范,而且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色、节日氛围的生动描写,又有对人生、岁月、诗词创作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而丰富,意境开阔而深远,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既有苏辛的豪放旷达之风,又蕴藏着易安的温婉沉郁之情,确为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
🔸🔸🔸🔸🔸🔸🔸🔸🔸
王建群作品
五律六首
《残年暖冬吟》
一. 平居诗酒.
时令趋如许,翩连大小寒。
霜凝樊圃竹,气暖陋斋兰。
年俗崇嘉馔,民心望燕安。
平居诗酒乐,世象冷眸观。
二. 禅悟醍醐.
闲园鸟声寂,老柳剩疏条。
微雨难成雪,沃田初醒苗。
明窗罗汉竹,仄径美人蕉。
禅悟红尘外,醍醐水一瓢。
三. 冬晨听钟.
心路何悠远,回眸七十程。
功名苦追觅,成败早分明。
揖别红尘久,时作青眼横。
敲诗度冬夜,佛慧又钟声。
四. 白发红尘.
莫可流年挽,悠观落日斜。
有风吹苇絮,无雪唤梅花。
白发三杯酒,红尘一粒沙。
孤吟司马树,世事亦纷拏。
五. 诗书爱恨.
凛冬萧瑟甚,心事亦苍茫。
暮噪林间鹊,晨凝瓦上霜。
诗书五车富,爱恨一壶忘。
立笔千言得,鼎湖无辑航。
六、诗情四季.(偷春格)
芳草逢春绿,莲荷入夏妍。
秋枫红似火,冬雪共梅翩。
历下千般景,城中百眼泉。
沧浪清照遇,同上稼轩船。
❊ ❊ ❊ ❊ ❊ ❊
送残年度暖冬诗意盎然——赏读王建群五律六首.
~李稼夫~
王建群先生的这三首以“残年暖冬”为主题的五律,宛如三幅细腻的冬日画卷,徐徐铺展在读者眼前,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情感哲思。
一、《平居诗酒》:生活的哲思与超脱
首联“时令趋如许,翩连大小寒”,点明时间已至寒冬,“翩连”二字赋予时令一种动态感,仿佛季节的更迭是轻盈而连贯的。
颔联“霜凝樊圃竹,气暖陋斋兰”通过环境描写,以园圃中经霜的竹子与暖室里绽放的兰花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展现出自然景象在寒冬中的差异,也暗示了不同环境下生命的不同状态。
颈联“年俗崇嘉馔,民心望燕安”,从自然过渡到人间烟火,体现出诗人对民俗风情的关注与对百姓生活的期盼。“崇”和“望”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对美好食物与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
尾联“平居诗酒乐,世象冷眸观”则将诗人的生活态度展露无遗,在平淡的日子里以诗酒为乐,同时又以冷静的视角观察世间万象,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悠然与智慧。
二、《禅悟醍醐》:自然中的禅意与启迪
“闲园鸟声寂,老柳剩疏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萧瑟的氛围,寂静的园子里鸟声绝迹,老柳只剩下稀疏的枝条,给人以冬日的清冷之感。
“微雨难成雪,沃田初醒苗”,描绘出暖冬时节独特的天气与田园景象,微雨飘落却无法凝结成雪,肥沃的田野里幼苗开始苏醒,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这两句诗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
“明窗罗汉竹,仄径美人蕉”,诗人将目光从远处的田野收回,聚焦到窗前的罗汉竹与小径旁的美人蕉,一明一仄,一动一静,画面感十足。
尾联“禅悟红尘外,醍醐水一瓢”,升华了整首诗的意境,诗人在这暖冬的自然景象中,领悟到了超脱红尘的禅意,如获醍醐灌顶般的启迪。
三、《冬晨听钟》:人生的回顾与心灵的升华
首联“心路何悠远,回眸七十程”,诗人以回首往事的视角,感慨人生道路漫长,七十年的岁月在心中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颔联“功名苦追觅,成败早分明”,是诗人对自己一生追求的反思,曾经苦苦追寻的功名,如今看来成败早已清晰。这两句诗饱含着人生的沧桑与豁达。颈联“揖别红尘久,时作青眼横”,诗人表明自己早已远离尘世的喧嚣,却依然保持着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关注。“青眼横”一词,生动地展现出诗人的率真与洒脱。尾联“敲诗度冬夜,佛慧又钟声”,描绘出诗人在冬夜中吟诗漫度长夜,于清晨又聆听到了悠悠佛慧寺钟声,仿佛心灵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与升华。
这三首五律,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在暖冬时节独特的心境与感悟。 每一首诗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文学魅力。
赏析王建群先生《残年暖冬吟》后三首五律
四、白发红尘:哲思与意象交织
《白发红尘》一诗开篇“莫可流年挽,悠观落日斜”,诗人以豁达又略带感慨的笔触,点明时光不可挽留,只能悠然地看着夕阳西下,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有风吹苇絮,无雪唤梅花”,选取了暖冬中典型的自然景象,微风轻拂苇絮,本该有雪相衬的梅花却因暖冬未现,营造出一种别样的静谧与遗憾交织的氛围。颈联“白发三杯酒,红尘一粒沙”对仗工整,将个人的暮年形象与对红尘的认知高度凝练地展现出来。诗人将自己比作红尘中的一粒沙,尽显个体在茫茫世间的渺小,而借酒消愁又增添了几分人生的沧桑感。尾联“孤吟司马树,世事亦纷拏”,借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世事纷繁复杂的感慨,在孤独的吟诵中,传达出对人生的深度思考。整首诗哲思深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五、诗书爱恨:情感与胸怀的抒发
《诗书爱恨》中,“凛冬萧瑟甚,心事亦苍茫”,描绘出寒冬的肃杀景象,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苍茫之感,情景交融。“暮噪林间鹊,晨凝瓦上霜”,通过对早晚不同景象的描写,暮鹊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