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无亏欠
李习宾/山东
人的出生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后续的弥补总是那么“渺小”
英子出生在地主家庭,是十里八乡出名的富裕家庭,从小锦衣玉食,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这样的环境英子的性格却特别的富有爱心——可能是遗传母亲性格的原因,有一副菩萨心肠……
每次丫鬟领着出门采购东西,她总是跟在身后,把手里吃的施舍给路边的行乞人或者给保姆要些钱财奉送给他们(她心里感觉这些流亡的人,是自己父亲剥削的罪过)……
日子很快,全国解放的热潮席卷过来,横幅贴遍了大街小巷,接下来就是无情地批斗,哥哥们的东北逃亡(难道这一切属于罪有应得)
昔日的繁华大院,剩下孤苦伶仃的她和几房姨娘,姨娘们分着仅有的财产,而她,被寄宿(也就是姨娘送点碎银)在远方的亲戚屋檐下……
突兀的枝头,鸟儿独自哼着属于它的歌声,英子在树下洗着全家的衣物,盆里溢出的水很快结了冰……每次出门,这是地主婆的女儿……走出几里,还不绝于耳,这样的话语让这远方的亲戚也跟着抬不起头来(自己是地主孩子的成分导致的一切,她反思到,她沉默了)…
几年的光景很快,或许,可能?是家里托付时的钱财花光了还是其它原因(此时被送来时门前的小树也已成材,她也出落成一个大姑娘,或许是营养不良,纤瘦的身体估计来阵风就能刮倒)结局亲戚托媒人给张罗了一门亲事(可能能用她换来更多的利益或者钱财吧)
她的男人属于贫下中农,个子很高,浓眉大眼,一身粗布盖满补丁的衣服,说话铿锵有力,给人一种压迫感,且骨子里有很重的大男子主义……
组建了新的家庭,英子把全部投入到生活中,村里的嚼舌根让她总是低人一等,干最重的农活,一天的劳作下来,换洗的衣物熬夜洗涮……缝缝补补,每次的休息都在深夜时分,邻里关系她总是奔着吃亏是福去处理问题(来换取平等的含义)……
孩子(女儿)的出生,她的地位却纹丝不动,饭菜的不合口,男人在外受了气,这都是挨打的理由……
女儿的一天天长大,她寄予了希望,梦里总是幻想,孩子大了自己的处境可能会好一点……身上的伤或许会少一点……
时间飞快,孩子也已成家,在县城有了自己的小家,回家探望的时间却少的可怜,所有的原因都留给了自己……
一天傍晚,英子在厨房里烙着大饼,因为前段时间她感觉自己的身体不是很好,偷偷的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医生告诉自己,需要住院一段时间,所以她最近想烙充足的大饼,让她的男人不会挨饿,她的身上也不在留有挨打的痕迹……
饼的高度慢慢升高,急救车的响声也越来越近……她在她倒下的前一刻拨通了急救的电话……
几天后的家门前,挂上了白联,她就这样走了,她是笑着走的,她感觉已经再无亏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