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味年韵,初一晨曲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岁月的长河中,家乡的春节,宛如一首悠扬的民谣,承载着独特的风俗与无尽的温情,深深烙印在我的灵魂深处。
除夕夜,总是一场热闹非凡的团聚。亲朋好友围坐一桌,欢声笑语交织,酒杯碰撞间,满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与对新岁的期许。几杯酒下肚,微醺中带着对新年的憧憬,我在这浓浓的年味里酣然入梦。
大年初一,于家乡而言,是被古老规矩温柔守护的神圣日子。有个规矩是大年初一早上绝不能叫人起床,否则那人便会被“懒”附身一整年。在这无声的默契中,父母总是早早起身,开启新年的忙碌。
母亲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不一会儿,厨房里便弥漫起饺子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熟悉又温暖。与此同时,她还不忘精心准备给祖先的贡品,随后神情庄重地在祖先牌位前上香上供,袅袅青烟升腾而起,仿佛传递着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与敬意。
父亲则来到院子里,手中的炮仗是新年的号角。几声清脆的炸响,打破清晨的宁静,那是对旧岁的告别,也是对新年的热情迎接。
我有时会被这炮仗声唤醒,睡眼惺忪中,便能感受到新年的蓬勃朝气;有时则在自然苏醒中,悠悠开启这特殊的一天。起床洗漱后,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端起母亲早已盛好的饺子。初一的饺子,有着特别的寓意,其中包着几枚硬币,谁若是第一口吃到,便能拥有一整年的好福气。一家人围坐,边吃边聊,在欢声笑语中,期待着好运降临。
吃完饺子,我带着孩子来到祖先牌位前,郑重地磕头行礼。这一跪一拜,不只是简单的仪式,更是对家族传承的尊重,对先辈的感恩与缅怀。
紧接着,便是给父母拜年。我和孩子走到父母面前,恭恭敬敬地说:“爸,妈,新年好!”父母脸上绽开的笑容,如春日暖阳,驱散了冬日的寒意。那递来的红包,虽不厚重,却装满了他们对我们深深的爱与殷切的祝福。
不多时,哥哥一家也到了。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齐,便一同出门,前往叔叔伯伯家拜年。走在熟悉的乡间小道上,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心中满是感慨。每踏入一户家门,迎接我们的都是热情的招呼、温暖的笑容。大家围坐一处,嗑着瓜子,喝着热茶,分享着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新的一年,就在这浓浓的亲情与乡情中,缓缓拉开了帷幕。
简介:丁共波,笔名:卓越金生,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滑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有多首诗歌在中国诗歌、中国乡村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获得了读者好评。相信只要努力,总能和晨星拥日而出。
微信:卓越金生
990892300
QQ:990892300
邮箱:18837230889@13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