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年回家
文/北野
一年,听起来时光好像很漫长,感觉上却是非常的短暂。尤其是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城市,喧嚣、浮躁,365天的光阴一晃就没了。搞不清是什么原因,总感觉现在城市里的春节没有啥年味,没有渴望的喜悦,更没有发自内心的激动、热烈。于是,特别怀念在乡间时期的“年味”。
掐指算算,离春节的距离愈来愈近,刚刚抬起的脚尖已经搭上了过年的门槛了。
蛇年春节,即将到来,我决定和家人去辽河岸边的乡下老家过年。 如果在城市,一家人拥挤在喧嚣嘈杂的人流里,像那呼吸急促有些缺氧的鱼,看人的目光也是呆滞的。在城市的春节,我们消耗资源,制造着垃圾,让城市变得负重不堪。
就说吃饭吧,在城市,吃饭其实不是简单的吃饭,宁伤身体不伤感情,这是酒桌上的劝酒令,直喝得天昏地暗不醉不休。每次醉酒,无论是谁都如大病一场。每次醉酒,我就恍惚,友情到底是发酵了还是稀释了?

在故土的乡间吃饭,那些五谷杂粮,那些新鲜蔬菜,那粘豆包的乡愁,那酸菜五花肉炖粉条,还有那东北干豆腐卷上大葱白、沾上自家酿造的黄豆酱,让我在柴火的温暖,大铁锅的滚烫里,感受传统文化“年”的底蕴与气氛。我会和乡间的长辈亲友喝高粱、玉米酿造的醇香馥郁的高度纯粮酒,在阳光下眯缝着眼睛,欣赏故乡原野上刺眼的皑皑白雪,在变得缓慢的时光里,静静地去品味那种乡情亲情发酵的酒,让乡间纯美的光阴,停留在一只瞌睡的鸡,一只脚步摇摆的鸭身上,停留在村东旁,那座结着厚厚坚冰水库的冰面上。在乡间,那些古道热肠,那些发自内心的嘻嘻哈哈,那些幸福的眉开眼笑,那些欢喜不尽的天伦之乐,那些泥土一样朴实、小草一样谦卑的儿时玩伴及一村子的乡亲们,会让我积蓄新一年的能量与养料。等我回到城市,哪怕是遇到再大的艰难,我也会独自反刍那乡间的烟火气息,让我咬紧牙关挺过去。
在乡间送礼,用不着那么诚惶诚恐,用不着那么如履薄冰。相互送的,就是些带着山风雨露气息的家乡特产,榛子、松籽、木耳,红彤彤的山里红,不施农药带着薄冰的冻梨,吃着虫子长大的鸡,吃着泔水、豆饼、粮食长成的猪肉,本地人们常喝的高粱玉米纯粮酒,这些礼物,不需要你心惊胆战地去敲门,不暗藏心术、没有利益交换、献媚、利用甚至杀机。这些礼物,也根本不需要精心设计的华丽包装。想一想在城里,有多少漂亮耀眼的包装,像烟花爆竹的纸屑一样丟弃在垃圾桶旁,成为环卫工人节日的负荷。
我可以一个人去冰天雪地里走一走,洗涤一下在城市中沾染的凡尘烦恼。还可以在村东水库岸边,认养几棵树。这些被天地精气滋养挺拔的大树,没有城市小区里那些绿化花木的娇气。如果我想念乡间的树了,我就会回来,在它身上靠一靠,给它们适当培点土、浇点水。而每次这样的看望之后,我就会变得像树一样充满韧性与坚强。
乡间的春节真是好啊,让我逆流而上,仿佛找到了最初的那些美好有年味的“年”。蛇年春节,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回乡下老家过吧。
2025-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