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战胜
小时候就盼着过年,因为过年都会穿新衣,妈妈总是忙活着准备过节的东西,像面叶子、烧猪蹄、过油肉、鱼、鸡,不过那时很多东西都是单位给发的,带鱼十斤总有的,所以我们这些孩子们就记得春节有糖,有好吃的。那时年味就是过了腊八就是节,像蒸馍、枣糕、妈妈的手很巧,蒸兔馍,包上红豆沙馅做出一个个背上背着尖刺的小刺猬,还有憨态可掬的小猪馍,让我们很是惦记。那些做好了的吃的妈妈总是挂在房梁上,一是防止老鼠祸害,二是防止小孩子们偷吃,其实就算挂得高我们也能想办法拿着吃。
年味随着临近春节一天比一天浓,连叫卖声也带着些许年味。麻糖、高粱饴、鞭炮、红纸,家家都忙着写春联、剪窗花,忙得不亦乐乎。终于到了年三十,春晚是儿时最美好的记忆,就算再困也要看完春晚,特别是大年初一凌晨以后放鞭炮。花炮那时由于家里贫穷,所以很少有花炮,那时主要是一些家境富裕的人放得很好看,看着一朵朵礼花绽放,很是羡慕。后来,压岁钱给得多了,百八十块就买些闪光雷、月旅行之类的玩。现在不让放鞭炮,年味也越来越淡了。或许我们都老了,提不起儿时的兴趣了,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儿时的年味了。
散文诗《桃花春曲》
听微雨泽润着万物的肌肤,轻风拂来,湿润温暖中弥散着缕缕清香。
看桃树儿剥去冬的厚衣着新妆,张开睡眼窥视这温暖世界,羞涩脸庞红了又红,红里透红的让人顿生怜悯,醉人的香气弥漫,引来游人流连忘返。也许是看惯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再看霪霭的桃花盛开的日子,或许该有这样一种感慨,那就是花不醉人人自醉,想来坐在树下欣赏着桃花缤纷飞舞的样子,品着桃花酒,那是很惬意的吧!忽然想起“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千古名句。
轻风伴着温暖在这早春时节,或许桃花装扮着让人感受着春的问候。草儿露着头享受着春的温暖,雨水拍打着嫩叶,仿佛要击碎草儿的身体,没有人知道她是否痛苦,只有雨儿知道这是他需要的。
贪婪地吮吸着雨水,也只有这样才能忘记击拍的痛楚。看夕阳下人们拿着手机拍下那难得的照片,金黄的夕阳镶着一层美图。人们醉了,天醉了,水醉了,沉浸在桃花春曲中,或许这样的宁静与惬意是都市生活难以比拟的。想来这大约是人们喜欢桃花的原因吧!
2023/3/19日于阳原
作者简介:
程战胜,高中时在东方艺术学校函授三年诗歌,2003年获得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2018年在大秦风上发表《话说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