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
荐选参考名单公示
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荐选工作第一阶段,自2024年8月1日启动至12月31日截止,历时153天。在荐选委员会的努力下,通过组织定向征集、重点邀约、广泛传播等多种方式,收到来自各个出版社、科幻文学类别的杂志社和一些科幻类的出品机构、非纸质专业平台以及作者本人自荐或代理人推荐的共计567项申报。
根据自主填写和提供的申报材料,经过荐选界别组的对照纠正,荐选委员会整理出《荐选参考名单》。其中,以基本面信息作为核查对象,符合参评标准的有效申报为478项,包括长篇小说37项、中篇小说77项、短篇小说186项、翻译作品55项、非虚构作品36项、评论33项和新星54人。星桥奖因相关材料需进一步核实认定,后续再行公示。若在后续程序中发现现有申报材料不符合或违反《章程》相关标准及规定的,将对其参评资格予以调整或撤销,不再另行通知。
申报数量和经核查后数量有所差额的主要原因有:一、主动撤报或改报而减少项;二、作者本人、代理人及出版机构重复或反复申报而合并项;三、非纸质发表或未发表、出版渠道不符、时间不符等而撤销项;四、纠正调整项;五、其他原因项。
本届申报总体相较上一届,略有增长。第十五届时所核准总数为426项,包括长篇小说32项、中篇小说62项、短篇小说181项、翻译作品33项、非虚构作品38项、评论41项和新星39人。
本届获得资质认证的中篇和短篇小说非纸质专业发表平台有五家。具体名单如下:未来事务管理局“不存在科幻”公众号;“八光分文化”公众号和冷湖科幻文学奖;中文在线(包括“奇想宇宙”等);金孵文化脑洞故事板(“脑洞故事板”公众号);未来科幻大师奖(官网)。所有通过资质认证的平台其申报后符合参评标准并通过荐选资格复核的中篇和短篇小说已经收入《荐选参考名单》。
主席三丰向荐选委员会全体委员表示感谢,他强调,要继续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要坚守荐选原则底线,要坚持程序开放透明。秘书长阿贤于1月19日向荐选委员会作了本阶段工作报告,并于1月20日向组织委员会提交了《第一次荐选工作报告》。
根据《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章程》,荐选委员会对《荐选参考名单》进行公示,收入该名单的作品和个人,并不代表入围奖项,亦不可用于商业宣传。
荐选委员会还将实施以下日程的具体安排:即日起至2月21日,进行第一轮初选投票。荐选委员会委员通过指定渠道进行投票,每位委员只能行使1次投票权,每类单项最多投10票,其中每个作品和个人的选项限投1票,须严格遵守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的《行为守则》。
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荐选委员会
2025年1月20日
附:《荐选参考名单》
一、2024年度长篇小说37项

二、2024年度中篇小说77项

三、2024年度短篇小说186项



四、2024年度翻译作品55项

五、2024年度非虚构作品36项

六、2024年度评论33项

七、2022-2024年度新星54人

以上名单不含部分经查不符合参评标准而未通过荐选资格复核的申报作品,最终解释权归荐选委员会所有。若有任何问题,请于2025年2月1日前发送电子邮件至官方邮箱NebulaSF@csfa2010.com联系,也可添加微信号:NebulaAssistant 星云小助理 咨询相关事宜。更多评奖信息敬请关注“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微信公众号。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华语科幻星云奖是由中国著名科幻活动家董仁威先生为首的世界华人科幻爱好志愿者于2010年共同创立的公益性奖项。自创立以来,为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做工作,励志重塑科幻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发掘、评选和奖励优秀的华语科幻作品、作者、翻译者、评论者、从业者和出版者等。通过对华语科幻进行年度检阅,激发华语科幻人才创新活力,推动华语科幻文化产业振兴,突显华语科幻文学发展成果,引领华语科幻世纪全面到来。
(来源: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