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敏哲 《南吕·四块玉·闲适》 (新韵)
四壁书,着清供,一把汉铎载浮生。趣拾兰草三分静。茶漫斟,矮纸行,堪忘情。
四壁书,龙泉剑,好载清闲过流年。闭门一坐光阴慢。诗远来,纸上眠,林下弹。
四壁书,幽兰静,只有顽石暗峥嵘。风出砚底竹摇动。疏影寒,坐五更,心远行。
五柳风,诗书梦,已筑蓬庐在心中。流霞爱饮神仙境。深闭门,杳杳听,开性灵。
关汉卿 《南吕·四块玉·闲适》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史高座解读】元代的关汉卿写了一组《南吕·四块玉·闲适》,咸阳青春诗社社长冯敏哲 先生也写了一组《南吕·四块玉·闲适》。所谓闲适,就是清闲安逸。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不是被外界的压力和世俗的眼光所左右,而是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在这种状态下,人们通常会感到心情愉悦,精神放松。关汉卿的“闲适”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卧、和;惊、思”,即躺平、唱和;惊梦、思过,归结为“闲快活”、“争什么”。这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样子。通读冯敏哲先生的“闲适”,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静、慢;动、境”,即心静,觉得时间慢;笔动,好像进入神仙境,归结为“堪忘情、开性灵”,就是要放下该放下的,陶醉该陶醉的,表现出的是豁达。现在,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行文的。
第一支曲起笔一句“四壁书”,使人想到了“家徒四壁”一词,而这里缀一个“书”字,又使人想到了图书馆,这是书的世界。这是作者的真实写照,他确实有一个精致的图书馆。这句就奠定了文章的抒情色彩,寄情于书。接着一个“清供”写出了阅览桌的摆设,即后面的“兰草”。兰草点缀书房,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接着又一个“汉铎”,这既指古代打仗时“鸣金收兵”所用的青铜大铃,也是指“汉铎茶壶”。每当阅读疲劳“鸣金收兵”后,品一壶清茶,静静地享受生活,那是多么的惬意。这就是生活。有人说:“腹中自有三分静,笔底从无半点寒。”这样的生活,作者并不是让它一晃而过,而是用“矮纸”把有趣的收集起来(趣拾),陶醉其中,像品茶一样慢慢地品味。这正如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的那样:“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一切,都是“堪忘情”的结果,即专注于某一事物中无法自拔。作者专注于书中,这是积极的态度。
第二支曲紧承第一支曲,用“龙泉剑”衔接。我们知道,龙泉剑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其中的故事是很多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是寓意着“斩妖避邪”,在这里就是消除一切杂念(好载清闲),专心致志地读书。宋代的曾巩在《孙少述示近诗兼仰高致》中写道:“少陵雅健材孤出,彭泽清闲兴最长。”一个“兴最长”,一个“光阴慢”,殊途同归,自成风采。“慢”字呼应第一支的“静”字。《庄子·知北游》中写道:"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样看来,对“白驹过隙”的认识,是因人而异的。接着作者写道:“诗远来,纸上眠,林下弹。”这里呈现出了一种超逸的心态。我们常常说的“诗和远方”,是比喻优雅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这个远方,表面上是指距离远,而实质是指远大抱负、愿景,它存于心而发散四方,在这里就是“诗、纸、林下”,即选择幽静,抛却杂务,读写结合,悠闲生活。
第三支曲又承第一、二两支曲,一个“幽”字,写出了兰花幽静的生长环境,表现了兰花质朴的品质,高雅的情操。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的《淮南子·说山训》上有这么一句话::“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就是说,兰花生长在幽谷中,不会因为没人观赏而不芳香。接着,又一个“顽石”,呼应幽兰,写出了自强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一个“暗”字,就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远离浮华、默默进取。正因为有默默进取的精神,所以,才有“风出砚底竹摇动”的结果。这里,作者抓住一个“动”字,照应一个“静”字。有静有动,相得益彰。有人说“心若有情春常在,微风过处竹摇动。” 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在《小阁秋日咏雨》中写道:“润烟生砚底,凉气入堂中。”都是美景再现、情感再现,都是生机和希望再现。接着一个“寒”字,写出了冷清,这是动而不慌的表现,是不随波逐流的表现,像竹子那样有骨有节。结尾一个“行”字,又是一个动态。这个动态,是认识、是思考、是辨析的表现。《论语·为政》写道:“学而不思则罔。”
第四支曲在前三支曲的基础上收官。开头变“四壁书”为“五柳风”。我们知道,五柳就是陶渊明,他弃职隐逸,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表现出文人的骨气。“风”字就是第三支曲“风”的延续。作者要像五柳先生那样,要像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的那样,梦在心中,诗在蓬庐,诗梦同行,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作者紧接着写道“流霞爱饮神仙境。” “流霞”就是美酒、仙酒。这样的人生,有诗、有书、有茶、有酒,真是如仙境一般。所以,接着写道:“深闭门,杳杳听,开性灵。”一个“深”字,写出了时间久,一个“杳杳”,写出了远,就是说,作者通过倾听天籁地籁和人籁,受到了启发,增添了智慧。小曲戛然而止,受到了什么启发,增添了什么智慧,读者去想。
这四支小令动静结合,前呼后应,写出了自己向往的一种闲适生活。和关汉卿的闲适生活相比,在目前的情况下,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史高座 2025.01.20
冯敏哲,字无闻,陕西,咸阳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理事,陕西省散曲学会会员,咸阳市老年书画诗词学会理事,咸阳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咸阳市青春诗社社长。曾获得“第三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优秀奖,“第五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优秀奖,“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全球华语诗词创作大赛”优秀奖。著有《蓬庐诗钞》。
史高座, 1956年生,陕西省武功县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咸阳市散曲研究会会长,白雀奖全国散曲赛事评委,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老年大学诗词鉴赏班教师。《有邰文苑》执行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