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昂
童年是一幅画,五彩缤纷;童年是一首歌,悦耳动听;童年是一本书,回味无穷。
童年的往事一直历历在目。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对家乡和童年的怀念始终如一。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从家到学校不到三里路程,一条蜿蜒的小路一头连着我家老屋,一头连着学校。 春天小路的两旁是随风荡漾的禾苗,每天我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往返于此。夏季逢雨天,我们便赤脚,在泥泞的小道上深一脚浅一脚的上学。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每天伴着五谷的飘香,我们徜徉在乡间小路上。在读小学的六年时间里我不知从这条小道走过了多少往返,更无法计算是多少里程,至今仍留恋那个时候路旁野花的芬芳绽放,池塘里的蛙鼓鱼跃,蝶舞蜂迎,丰登的五谷。
1968年秋我初中毕业后,回生产队当了会计,这条乡间小道已被改成了石渣路所取代,去公社开会骑自行车,也就几分钟的车程。感到家乡正在朝着变美变富方向转变。
1970年11月我入伍参军离开了可爱的家乡,但一直回忆家乡的一草一木,忆当年防汛时战斗过的堤坝,想当年农田基本建设筑大水渠的热火朝天的场面,家乡每块黑土地留下的脚印,家乡道路小石桥的溪水流淌,那可真是古老的小桥,至今有六十来年的历史了。
现在我每次回家乡时,路是平坦的,改建成一条条宽敝的水泥或拍油路,一到晚上两旁路灯通明,旧的茅草房,被一幢幢高楼别墅所替代。在秋天的河边上,草木都有了秋天的样子,堤坡的老柳树,虽然不在翠绿,但那一抹淡淡的黄却更是温柔而恬静,老杨树变成了金黄随风飘落,铺满了小径,踩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响声,秋天的稻谷片片金黄,诱人的芳香。
家乡是我永远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的父老乡亲的勤劳朴实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随着年岁的增长,竟越来越怀念从前的人和事了,只是时光一去不复返,有些人已不在,有些往事也只能深埋心底。
2025.1.11 沈志昂,1952年生、汉族、江苏省苏州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艺术。沈志昂先生的作品师古不泥,挥酒自如,飘逸舒展,点画劲挺,和谐呼应,浑然一体,妙趣无穷,美不胜收。作品在国际和国家级大赛中多次夺冠。博得有关领导和艺术界的高度关注。在书法艺术界取得了杰出成就,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作品在世界最高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日本,韩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地展出和收藏,被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收藏机构收藏。
荣获“十大军民艺术家”,“国宝艺术家”,“中国书画百杰”,“盛世中国书画名家”“中国德艺双馨书画名家”,“感动中华杰出功勋书画家”《诺贝尔国际艺术奖》《国际艺术巅峰人物》《人民书画家》《中科院书画院士》 等荣誉称号。《九江文学社》微刊编委会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 丘新梅 余斯文 杨成贵 傅塘根 沈志昂 许峰 白勇 丘国华 李劲 陈新良 张善廷 孙德江 李延录 倪金茂 张晓元 刘长江(通辽) 丘昭骏 李小燕 郭仁炳 徐和勇 余际宏(法律)
顾问:刘长江(四平),易顺天 张升 马艳峰 吴生泉 王述成 王勤 王长顺 徐明 郭洪森 王楼 叶新华 王立田 萧海玉 杨成宝 尹连荣
微刊主编:洪新爱
微刊副主编:王光兴 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杨学是 逢春来
微刊编委:洪新爱 王光兴 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吴生泉 肖海玉 杨学是 逢春来 胡杨 徐明 尹连荣 朱德天 张安敏 石慧
组稿:放飞 王光兴 石慧
编辑制作:王光兴 杨柳风 一束暖阳
《九江文学社》平台主播(排名不分先后)
六妹 姜军良 刘俊韬 上善若水 云丽 星辰 凤凰之歌 紫薇 慧贤 叶子 传奇 杨成宝 鸿雁 溢彩轩 闻声飞扬 董琦 郭俞君 玉兰 曹钧 扬帆起航 虹霞 菲菲 阳光 楚楚 虹 开心岁月 吾心如水
九江文学社
微刊编辑委员会
主编:洪新爱
组稿:放飞 石 慧
歌曲演唱:放飞
编辑制作:一束暖阳
图书主要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