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李冶被唐德宗下令乱棍打死
作者:李铁
李冶是唐朝诗坛上享有盛名的女诗人,童年即显诗才,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 6岁那年,曾写了一首咏蔷薇诗,其中有一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她父亲认为,:小小年纪就知道没嫁出去的女子心绪乱,她“乱纵横”不就是要胡来么?长大后恐怕是个失行的妇人,给家里丢脸。于是,11岁时,父亲就以修身养性为名,送她去了浙江湖州的玉真观,当了一名女道士。
不过,唐朝是比较开放的,特别是对道士,可以自由和异性接触,所以,在玉真观她活得很是潇洒,有众多追求者,感情经历非常丰富,完全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那时和李冶来往密切的名人很多,比如茶圣陆羽,跟她的关系就不一般,俩人经常花前月下,不知道谈啥。除了陆羽,诗人刘长卿和李冶也传出过绯闻,刘长卿还称她为“女中诗豪”。她也和当时的许多官员、如诗人如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投意合,甚至对朱放和阎伯钧都动了真情。 16岁那年,正值青春妙龄的李冶一个人在剡溪里划着小船,岸边有个人说要搭船共游,这人名叫朱放。俩人乘船共游的过程中,聊得很投机,从这一天开始,李冶懂得了什么叫“相思”,也懂得了什么叫“情爱”。 李冶天真地以为,恩爱的时光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可后来,一纸调令把朱放调到外地。痴情的李冶以为朱放还对自己有些爱恋,便通过书信倾诉着浓烈的思念。但朱放的来信越来越少。她却 深陷在相思之苦中。她为朱放写了一首又一首情诗: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但朱放没有任何回复 这段感情生活落幕之后,李冶着实沉寂了一段时间。
但是,她马上又带着万丈豪情回到了诗坛,并结识了更多的诗人才子。 那时,李冶的诗歌里洋溢着豪气,为人也颇为痛快豪爽。爱就是爱,思念就是思念,断了就是断了。李冶从不隐藏心底的情感。她活得洒脱恣意,活得直接坦荡。 李冶的晚年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她与男性文人们一起喝酒、斗文。有时候她把别人灌醉,有时候她被别人灌醉。再不被世俗礼法那一套所拘牵。很是开心。 远在长安的唐代宗李豫听闻李冶的诗名后,心生好奇,便诏她入宫。于是,李冶打点行装,从广陵出发,直奔长安而去。但此时的李冶,已经年老色衰,可由于她豪迈的气质和出众的才华,她展现出后宫其他女性所不具备的另一番美感,大家都敬称她:“俊媪”。可惜,李冶的晚年生活并不是一直这样平静而美好。
公元783年,泾原将领朱泚发动兵乱,自立为帝。唐德宗则带着皇子、近臣以及后宫妃嫔慌忙出逃。那些来不及奔逃的宫人,自然就被叛军俘获了。这其中就有李冶。 朱泚听说被俘人员中有一位著名女诗人,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就就让她献诗一首。为了保全性命,李冶迫不得已作了一首诗。
一年后,朱泚就败亡了,唐德宗皇帝又回到长安,一大批受任朱泚的官员被诛杀,李冶因曾给朱沘献诗,也未能幸免。 在唐德宗眼里,她的行为,等同叛国。盛怒的唐德宗大声斥责她:“你既然是个诗人,怎就不知道严巨川的‘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吗?” 严巨川是当时著名诗人,忠于朝廷,非常坚贞,李冶无言以对,于是,唐德宗就把李冶的行为定性为“投敌献媚”。他没有再给李冶任何辩白机会,直接把她丢进了死牢。唐德宗后来下令,将她“扑杀”,也就是乱棍打死。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