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小说:《爱在青棵梦幻中》第二辑「飘舞的剑」(7250辑)
一、机上初遇
一架银鹰在天上飞,从北京飞往九寨沟县。飞机里坐满了旅游的人们,大家情绪都很好,喇叭声中传来由陈斌作词、周燕君作曲,于爽演唱、阿辉工作室制作发行的的《银鹰处处飞》:
辽阔的蓝天是我们的哨位
没上过蓝天的人不懂得它的美
一次次降落 一次次起飞
我们的战机和白云一个编队
年轻的伞兵 把蓝天来描绘
没上过蓝天的人不懂得去体会
苍穹多辽阔 勇敢去面对
没有谁的战场比咱的更壮美
伞花朵朵开 绽放了花蕾
我用青春和汗水把蓝天点缀
银鹰处处飞 伴着彩云追
穿过滔滔云海降落和平的玫瑰
伞花朵朵开 绽放了花蕾
我用热血和忠诚把祖国守卫
银鹰处处飞 伴着彩云追
穿过天海长城巡逻千山万水
飞机上,有位年轻俏丽的女学生坐着,在跟着旋律轻声吟唱,她的旁边的是她的班主任、副教授李桂霞也跟着歌曲在唱。女学生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人,二十一岁,名叫颜红,梳女学生短发头式。坐在她旁边的是李桂霞,三十多岁了。她们虽然是师生关系,又有辈分上的差距,但在学业上却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师生间很谈得来,有超越忘年之交的闺蜜之称,故尔有此次九寨沟之行。
歌唱完了,颜红对李桂霞老师说:“这支歌不错,特别在这蓝天上。”
李桂霞老师说:“是不错,符合我们搞旅游的心情。小颜红,怎么想起来要到九寨沟旅游?”
“我早就想来了,这次算有你陪了。”
“这是应该的,我也想去,毕竟是大名鼎鼎的九寨沟啊!”
正是暑假期间,事前李桂霞老师问颜红:“马上要开学了,今年还准备往哪去?”
颜红回答:“准备去九寨沟和阿坝。”
“为什么去这九寨沟和阿坝?”
“九寨沟是世界名胜,老师知道我最喜爱游览名胜了,所以选了九寨沟,这次就游览这处名胜了。至于为什么要去阿坝,就与我的爱好有关系了。”
“你是学农的,这阿坝和九寨沟有什么会与你的爱好有关系?”
“老师说得对,我是学农的,我之所以选题为青稞,就因为青稞是青藏高原的珍贵作物,只不过至今人们都没有将它应有的价值展现出来。到了我们这一代,就该挺身而出,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取得前人没有取得的成绩。所以我报了青稞的选题,而青稞又有栽培、加工的区别,我就选了加工。我了解到青稞是生长于高原的作物,长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都可以出产,东藏的要地在阿坝,可是首府却在马尔康,下面有个县就叫阿坝,也是盛产青稞的县份,而九寨沟也是阿坝县相邻的县份,所以我们就准备了去九寨沟的路线。游览了九寨沟之后再去阿坝县。”
“那,什么原因使你既爱青稞的加工,也爱旅游的享受?”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我既选了青稞为加工对象,也爱好旅游的享受。李老师,同我去吧?”
“好,同你去。孩子们都有安排,我先生又在单位加班,九寨沟我也想去,还真没有去过。再说,你不是还要去阿坝考察吗?阿坝我也去,就算陪客陪到底,走吧,颜红。”
颜红高兴得鼓起掌来,口中说:“太好了,李老师同我一道,也好不时请教。”
经过一番准备,她们就乘飞机启程往九寨沟赶了。
飞机上,师生俩交谈甚密。
李老师问:“想必你没有去过九寨沟,但是也看过不少资料吧?”
“对,李老师,我的确没有去过九寨沟,是看过一些资料,但是资料毕竟是资料,不身临其境是难以知道什么是九寨沟的。”
“那你谈谈什么是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在2000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108个湖泊,有“童话世界”之誉;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就是总的情况。具体九寨沟又太大,恐怕一天游不过来。”
“一天游不过来就游两天。”
“不行,我还得去阿坝。我说过游了九寨沟就去阿坝。”
“你这么挂欠着阿坝,那阿坝有什么?”
“这你就不知道了,李老师,我在学校的时候就探测清楚了,阿坝有六万亩青稞呢。六万亩好大啊,我在学校头一亩地的青稞都不曾见呢。”
这时候,邻座男生说,“姑娘,我看你的标牌是中国农业大学,我们是校友呢!”
颜红说:“你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
“是的。”说话间已经递过一张名片,颜红接过一看,名片上写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青稞酒厂,阿里木扎厂长。”
“你是阿里木扎厂长,中国农业大学的?我叫颜红,也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大二了。与我同行的这位是李桂霞老师,我的班主任兼副教授李老师,这次是同我到九寨沟旅游,然后到阿坝搞调研。”
“李老师!我三年前从中国农大毕业,好像没有上过李老师的课。这是我的名片。”阿里木扎也发给了李老师一张名片。
李桂霞接过名片,看了看,说:“的确没有上过你的课,因为我三年前也才从北京农学院调来。”
“不管怎么样,凭年龄你也应该是我的老师。李老师,与颜同学玩了九寨沟和黄龙以后,到我们阿坝来,到我们酒厂指导工作。”
“你不同我们玩九寨沟啦?”颜红说。
“不了,九寨沟我去过多次了。”
“那你为什么同我们乘一趟飞机?”
“我是代表厂家去北京参加全国酒品展览会的。会开得紧张活泼,时间紧任务重,下了这趟飞机,马上就要往阿坝赶,回厂安排工作,所以就不陪你们去了。祝你们玩九寨沟开心愉快!完了想到阿坝考察调研的话,就到我们厂找我,我名片上都有厂址和电话的。 ”
正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颜红就记住了这个厂址和姓名,而且又很快地写在了本子上,留下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青稞酒厂,阿里木扎厂长。”
“咦,听说你们阿坝有六万亩青稞,真的吗?”颜红问。
“是的,就在离县城不远的地方,”阿里木扎厂长说,“你会对青稞感兴趣?”
“那是当然的。我在学校里就下定决心,要在青稞上好好的做一番文章。”
“为什么就单选青稞呢?你不知道,青稞是我们高原藏民的当家口粮,几千年以来,人们从刀耕火种的时候起,就靠着种青稞、吃青稞为生。可以说,没有青稞的存在,就没有藏族的存在。这几年好了,大米白面送到了藏区,我们不单靠青稞了。于是,又用青稞加工成优质产品,像那青稞米呀,青稞面呀,送到广阔的内地,换来好的效益。我们是用青稞做酒,想在酒上创造效益。”
“好啊!用青稞做酒,这是我选的课题。”
“你别说了,用青稞做酒是个坑,谁跳进去谁倒霉。”
“这么恼火啊!按照我想来,将青稞发酵,发酵好了就烤酒,酒送出去就卖钱,不很自然吗?”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不简单了。我们的青稞酒送到哪里都比不上人家浓香型、酱香型之类的,哪怕有人从支持少数民族的角度给予支持,都始终打不开局面。看来做青稞酒难啦。”
“可是我的选题就是用青稞做酒呀!而且我初步定点在阿坝。所以要去看看这六万亩青稞。”
“对你的到来我们表示欢迎。不光是厂里、乡村里,我还百分之百的欢迎!但是对于你要来做酒,我持保留态度。讲句老实话,我当专家厂长一年多以来,别说为厂里找多少钱,做到了维持工厂运转已经很不错了。”
“这么悲观呀。”
“不是悲观,是青稞不太适合做酒。”
颜红沉默了。飞机不知道到了什么位置,她也不知道这青稞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做酒,眼前这个校友,本来当上了青稞酒厂的专家厂长,指挥着全厂的生产,为什么会对制作青稞酒缺乏了信心呢?
“算了,”阿里木扎说,“持保留态度是我一孔之见。说不定你这两年有了什么绝招,你一定来的话我一定欢迎。这个事情就讲定了,我阿里木扎决定好好地欢迎你这个小师妹,一定的!你不是后天要去考察六万亩吗?好的,我一定安排好接待。”
飞机内安静下来,颜红这才偷眼看阿里木扎,这才发现阿里木扎长得来一表人才,眉清目秀,身穿一套藏青的西装,没有打领带,那件雪白的衬衫整整洁洁,这样的人才在大学里都往往受到青睐。颜红算比一般人都高的个头,但他坐着都比颜红高出半个脑袋。
颜红发现阿里木扎也在打量她,说:“阿里木扎,听说藏族群众中关于青稞的传说很多,你讲点来听。”
“好吧,老人家们说过,”阿里木扎说——相传很早以前,地上的青稞种子被一个魔鬼城占着,天神的儿子投生人间去找青稞种子。一天,天神的儿子来到雪山较小的一棵大树下休息,突然走来了一位白胡须的老人。老人对他说:“年轻人,你也是找青稞种子的吧?我劝你还是别去了,在你之前已经有许多像你一样去找青稞种子的人都被魔鬼吃掉了。”青年人听了老者的话,没有丝毫惧色,坚定地说:“即使被魔鬼吃了,我也要找到青稞种子。”并请求老人指点找回种子的方法。白须老人见年轻人勇敢又有礼貌,便告诉他魔鬼每天都要上到山顶上去煨桑的秘密,要他在魔鬼回来前进入魔鬼居住的山洞里偷走青稞种子,并交给年轻人一粒黑色的药丸,让他在危急时吃下。
年轻人在山洞了把青稞种子刚装满一小袋,魔鬼就回山洞了,他连忙吃下那颗黑色的药丸,将青稞种子搭在颈项上拔腿便跑。魔鬼追赶不上,就施法把年轻人变成了一条藏獒。藏獒驮着青稞种子来到邻寨拉姆家,拉姆姑娘见这只狗冲她又点头又摇尾,便收留了它,并把狗带来的青稞种子种到了地理。到了秋天,地里的青稞金黄一片,拉姆看到丰收的青稞,十分高兴,对藏獒又是亲又是爱,没想到就在那天晚上,天神的儿子竟奇迹般地变回了人形。他把找青稞种子的经历一一告诉了拉姆。
天神的儿子用天上的方法煮出了青稞美酒,他们接回父母,请来相亲,在寨子的院坝里燃起了舞火。他们把插在小主杆的酒坛子放在舞火边,请白须老人开坛致颂词。乡亲们跳起欢乐的锅庄,唱起动听的山歌,边唱边跳边喝酒,拉姆他俩就这样举办了婚礼。那天,全寨子的人都喝醉了,拉姆夫妇从此孝敬父母,生儿育女,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他们还把煮青稞酒的方法告诉了乡亲们,此后西藏就有了青稞酒,并且代代相传。
阿里木扎将故事摆得娓娓动人,飞机上挨他们最近的人自然听得娆有风趣。
但是飞机已经飞到九寨沟机场的上空,大家都按照服务员的吩咐,作好下机前的准备。
与年轻的阿里木扎厂长告别时,颜红说:“阿里木扎学兄,我们至多在两天之后到你们厂里,你一定要等啊!”
比她高出半个头的阿里木扎笑着回答:“来吧,珍贵的客人,你的奴仆永远等着你。”
她们目送他走进了长途汽车站,方才住进了九寨沟宾馆。
颜红和她的李老师游览了九寨沟。幸好之前她们学习过了有关资料,对九寨沟的全貌有了大致的了解,才没有落到不得要领的地步。
她们在游览九寨沟风景区,才又夜宿九寨沟宾馆。
李桂霞对颜红说,“颜红,我有个发现。”
“什么发现,老师?”
“我发现你对旅游最认真了,或者说你对旅游最热心了,为什么不去考旅游学院呢?”
“我还真差点去考旅游学院了,不过觉得我除了喜欢旅游这种消遣型的物业外,更喜欢生产新的东西,特别是生物性的东西,所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到了中国农大,选题的时候,我又喜欢标新立异,爱上了藏区高原的青稞,而且是藏区青稞的加工。这样吧,我的主业,藏区青稞加工,但是又丢不下我的副业,旅游各地的山水。”
“那么这次阿坝之行,你就兼而得之了。”
“是的。”
“那就对了,你要到阿坝去?”
“是的。”
“那我同你去,我对你的青稞加工也感兴趣。”
“好的,李老师,我们还有两天时间,我们就去阿坝一趟吧。我是今年开始选的题,这次阿坝之行就是开始,也是开端。”
“愿你有好的开端,也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