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同昌公主病死连累多名医官
作者:李铁
同昌公主父亲是唐懿宗李漼,母亲则是被誉为“长安第一美女”的郭淑妃。她深得圣宠,不仅有艳美的容颜,而且性格温顺,多才多艺,能在一张普通的锦被上绣出3000千只彩色鸳鸯。如此心灵手巧,貌美如花,当然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但到3、4岁时,同昌公主还不会说话,然而有一天,她忽然开口对父母说:“得活了”。
这是什么意思?让父母疑惑猜磨惊诧了许久。几年后,当迎接李漼即位的仪仗队来到他王府的门前,李漼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当皇帝就可以“得活了”女儿第一句话预言的就是这件事。从此,李漼就更宠爱这个被视为福星的公主。咸通十年(869年),同昌公主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经过千挑万选,唐懿宗选中新科进士韦保衡做驸马。同昌公主出嫁时,唐懿宗赐下的嫁妆有水晶云母、犀角象牙、琉璃玳瑁、金龟、银鹿、如意枕、鹤鹊枕、龙凤帐、火蚕衣等,至于绫罗绸缎、家俱器皿,恐怕韦家人连做梦也没见过,就连扫垃圾的簸箕,都是金丝编织。几乎送光了国库中的珍宝之后,唐懿宗还怕女儿的现钱不够花,又另送了500万贯钱。然而,咸通十一年(870年),公主突然得了怪病,唐懿宗广召名医诊治,却毫无起色,就连太医们也手足无措,弄不清同昌公主得的是什么怪病。药石金丹服用多种,均无效果。
几个月后,同昌公主就病故了,时年仅22岁。事后,韦保衡向唐懿宗抱怨,是御医诊断不当,胡乱用药,才使公主病情恶化,最终身亡。伤心欲绝的唐懿宗不疑有他,就将韩宗绍、康仲殷等20多名御医全部斩首,又将其亲族300多人投入监狱,交京兆尹审判治罪。此举引来一些大臣的非议,刘瞻说:“人寿命长短是有定分的。同昌公主有病了,这些御医只希望她能早点痊愈愈,方法也用尽了,不是他们不尽心,是祸福难移,命中注定的。唐懿宗看了奏疏,很不高兴。刘瞻又与京兆尹温璋力谏释放那些被捕的御医,唐懿宗大怒,把他们两人都骂出去了。还有人说那20个御医都有父母子女,你爱你女儿,无可厚非,而那些人的父母子女也爱他们,人有贵贱之别,而痛戚之情却是一样的,何况医生只能治好可以救活的人,那些必死的人,他们也没办法,所以不能责怪他们。但唐懿宗对这些非议言辞都不予理睬。关于同昌公主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公主是因为“玉儿”阴邪侵身所至。“玉儿”,是南北朝时南齐国潘淑妃的小名,同昌公主的饰品九鸾钗原本是她的殉葬之物,同昌公主不应该用它作饰物。那枚九鸾钗,在同昌公主死后,也诡异失踪了。
《新唐书》说,公主是因为郭淑妃与韦保衡通奸乱伦,以至于忧郁成疾,才得了奇怪的心病。不过,不管什么原因,同昌公主死后,唐懿宗悲痛不已,为同昌公主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陪葬用的衣服玩具,都与活人用的一样,又用绝世楠木雕刻了数座殿堂让同昌公主在阴间使用。陪葬的陶俑和其他随葬品也一应俱全,其中有龙凤花木、人畜,数量之多不可胜数,就连同昌公主的奶妈也一同殉葬,成了陪葬品。发丧时,唐懿宗亲自为女儿写了挽歌,并令群臣都作挽词吊唁,文武百官各自带着金银器物和的悼词参加葬礼。唐懿宗与郭淑妃亲自送行恸哭。送葬的队伍长达30多里,极尽侈奢侈豪华。在送葬队伍里,唐懿宗从内库拿出刻印有《金刚经》的金骆驼、金凤凰、金麒麟,这些物品一般各高数尺,非常醒目显眼。尽管同昌公主死后又享尽了奢华哀荣,但黄巢起义时,唐僖宗被迫外逃,同昌公主之墓被乱兵盗挖,随葬宝物被抢劫一空,她的尸骨也被扬于墓外。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