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悼念二弟妹
侯俊英
腊月初九晚十点,二弟妹心衰抢救无效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
五十八岁的年纪,可以说还能算的上是中年,在农村也正是年富力强,为子孙操劳的一把好手。然而,二弟妹却撒手人寰,“英年”早逝,让她的子孙们为之惋惜而又悲痛欲绝,也给我们全家人带来了忧伤和悲痛。
说起二弟妹,这些年真的很不容易。拖着瘦弱的身躯,家里地里的辛苦劳作着,还拉扯大了三个儿子。大概是劳累过度,自己在四十三岁那年,就患上了高血压、脑梗塞,随之生活不能自理。语言表达能力出现了障碍,说什么都是两个字:赖起。

二弟妹得病以后,三个儿子轮流伺候着,照顾得也很周到,脑梗塞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病情没有继续加重。她自己也能拄着拐杖,每天在大路上走走,或者坐在大门口,看看南来北往的车辆,和熟人打打招呼,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可就是去年的秋天,由于重感冒引发肺积液、心力衰竭。前后住了两次医院,从头到脚做了一遍医学检查,除了心脏衰竭和肺部积液,又查出来了脑烟雾病、糖尿病。心力衰竭让她口唇紫绀,肺部积液憋得她坐卧不安,面部和双下肢水肿。大夫们都说没有什么好办法医治,做手术的话,又怕她体力不支,承受不住手术创伤。没有办法,只能靠药物来缓解症状。
进了腊月门,免疫力每况愈下,食欲也逐渐地差,还吃什么吐什么,只能下咽几口用奶粉冲成的糊糊来维持一日三餐。肺部积液已成“果冻”状,气喘吁吁,加之抵抗力本来就很差,全身的整个状况一天不如一天。
初九这天晚上,二弟妹突然胃口大开,晚饭吃了一个馒头,半碗白菜炖粉条,还有一小碗粥。孩子们看到她能吃饭了,还吃得这么多,非常得高兴。谁知到了九点多,她躺在床上有些烦躁,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十点钟,二弟妹连续打了两个嗝,就没了心跳和呼吸,永远地离开人世。这人有啥意思呀,生死之间仅有几分钟,阴阳两隔一瞬间的事。解脱的是自己,悲痛得是子孙。

二弟妹十七岁就嫁给了二弟,那年还不到法定年龄。这里面还有“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故事呢。本来二弟妹在三亚和父母过着割橡胶,挣工资,吃国粮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可能是命中注定的缘分驱使吧,在一次回山东老家省亲的那些日子里,邂逅了刚从东北回来探家的二弟。二弟那年十九岁,长得浓眉大眼,皮肤白皙,一头乌黑的秀发,有特别的诱惑力。一米七五的个头英俊潇洒,是我们家姊妹几个中最帅最靓的仔。两人一见钟情,如胶似漆。恋爱没几个月就坠入爱河,即而谈婚论嫁,结了婚。
婚后,二弟妹跟着二弟在东北生活了十年,生了三个娃,九一年尾随我父母迁回了老家。回老家后,盖了房,分了地。二弟还建了小磨坊,干点小生意,收入也算的上可观。虽然辛苦一些,但也衣食无忧。过着三个儿子绕膝,四世同堂的好日子。渐渐地,孩子们都长大了,结婚生子了。二弟、二弟妹膝下有孙了,天伦之乐尽享其中。可好景不长,二弟五十岁那年,得了一场重病,住院没几天就先走一步,离二弟妹和孩子们撒手而去。我的二弟、二弟妹,真的是好命苦呀,时隔十年,二弟妹也跟着二弟去了。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可叹人的一生是如此的短暂,
这大概也都是命运的安排吧。
祝愿这一对苦命的鸳鸯,天堂安息!
二弟妹一路走好!

作者简介:热爱文字,热爱生活。喜欢观察人生百态,记录心路历程。人生格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